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一百三十章 吃下的吐出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章 吃下的吐出來 (1 / 3)

十二部職司龐雜,全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話,饒是以徐澤充沛的精力也兼顧不過來。

更別說大同開國之後,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需要皇帝遠離中樞南征北戰。

正常情況下,王朝的繼任皇帝極少有能超越開國之君的,指望每代都能培養出賢明無比的接班人更是痴人說夢。

所以,對徐澤來說,取消宰相之職並不難。

但要想徹底取消相權,即便是後世也都做不到。

其人的做法是改組秘書室為內閣,並授予“傳旨當筆”之權。

內閣可協助皇帝處理部分政務,履行部分宰相之職。

但內閣的權力遠不及宰相,也沒有宰相的法理地位。

徐澤還將共建會職權從戶部分離,成立了專門的共建總會,依據“路”級行政機構的大小,設執委若干名,由基層共建會逐級推舉產生。

共建總會名稱雖然叫“總會”,卻不是共建會的總會,不能領導共建會的基層組織,沒有行政權。

總會是獨立於官府體系之外的基層代表機構,有監督各級官府履職效果、反饋基層意見的議政之權。

十二部之中的法部、監部,以及共建總會,都是獨設機構,所有事務直接報於皇帝,其他部、閣不得擅自過問。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除了新設立的皇家事務司外,其餘任何部門都沒法做到真正完全獨立執行。

僅用人和用錢兩點,就必然要與吏、財等部發生聯絡。

職權如何界定,經費如何撥付等等相關問題,需要摸索和規範的地方還很多,這套新型制度要想有效運轉,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徐澤也沒想過要一步到位,任何制度和政策都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也必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

不比已進暮年的完顏阿骨打,徐澤還年輕,有足夠的威望和時間慢慢改造自己的帝國,用不著急躁。

相對於政事機構上的事權歸一而趨於穩定,還處在開拓期的軍務部的調整則較少。

徐澤只是將軍務部改組為軍務院,兵、戰、政三曹名稱改為與相應的部,以與政事諸部平級。

同樣,軍務院不設院首,各部直屬於皇帝,職權不容侵奪。

大同王朝的政治架構已經搭建,但要想運轉良好,還需要一些時間的磨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