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一百二十九章 權力歸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九章 權力歸一 (1 / 3)

以此時的生產力,滅盡已知世界的所有國家是絕對不可能的,真要這麼做的話,只會締造一個驟興驟滅的戰爭怪胎。

以天下大同為最高目的大同王朝,自然不是隻知道擴張而不懂得改善民生福祉的低階政權可比。

徐澤之所以要在開國大典上搞閱兵,也不是為了滿足其人對後世生活的懷念,而是有深層次的原因。

其一,塑造大同王朝的尚武基因。

僅靠關起門來閱兵,當然無法讓一個王朝真正強大。

但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閱兵也不能隨便閱,必須設立相應的門檻。

諸如必須經歷過血戰的師方有參加閱兵的資格,有戰功者才能站排頭等等。

徐澤計劃逐步將閱兵規範化,固定化,每隔若干年組織一次。

新王朝新氣象,大同政權雖然脫胎於孱弱的趙宋,但其“合法性”卻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尚武能戰是大同的立國之基,任何時間都不能忘記這一點。

其二,為大同的國家建設創造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

滅遼之戰,大同透過軍事和外交手段取得的利益已經夠多了。

在簡單消化這些已經到手的利益,並完成同舟社向完整形態的國家組織初步過渡之前,徐澤並不打算繼續大肆擴張。

所以,其人才會鼓勵完顏阿骨打燃燒生命去完成滅遼的“歷史使命”,並放任趙宋在朔州和應州鬼鬼祟祟的行為。

閱兵只是一種形式,同軍還有其他配套行動,以警告金、遼、宋等各方頭腦要清醒,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做不得。

你們彼此之間打出狗腦子都行,但千萬不要試圖挑戰大同。

國家一旦建立,就不能再輕易瞎折騰,要講究計劃性和連續性,最初的組織框架就非常重要。

大同王朝的政治構架在原來同舟社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調整。

軍政分離的大原則沒變。

原本的社務部所有“曹”全部轉為“部”,並在十一部的基礎上增加一部,所有部首職務皆以“X部尚書”冠名,下設侍郎。

完整國家政權和區域性社會組織的功能有明顯區別,改社為國,也不是換個名稱而已,各部的職司自然要做作相應的調整。

比如,宣部增加禮樂、宗教、民族等職司;

而原本執掌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調動、培訓的吏曹,則因職權過大,被徐澤一分為二,增加了一個“訓”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