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九十二章 瞞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瞞天 (3 / 4)

天底下,就沒有什麼是徐澤不敢做的事!

其人跋扈如此,擺明朝廷治不了他的態度,讓趙佶極度恐懼。

究竟是有什麼底牌,令徐澤如此肆無忌憚,有恃無恐?!

天子心中震怖,卻不敢將此事公之於朝堂,

真要由臣子放開討論,絕對會掀起軒然大波,將自己置於極為被動的局面。

趙佶召來幾位重臣,決定先小範圍討論此事。

不知道事出太急,皇帝忘了,

還是故意為之,天子居然沒有召在家休養的公相蔡京。

武將帶兵鬧事,還鬧得如此理直氣壯,這是要上天了啊?!

新晉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鄭居中搶先開口,彈劾登州知州王師中瀆職。

稱其人庸碌,出任登州數年,幾次捅出好大簍子,

正是因為王師中無能,才致徐澤這類武臣無法無天,鬧出如此大的亂子。

王師中昏聵軟弱至此,丟盡了國朝士大夫的臉,

不懲辦,不以平士心,洩民憤。

至於徐澤,只是個狂妄無腦的莽夫。

換一任強硬敢為的知州,遣三五衙吏,就可輕鬆捉拿此人。

鄭居中此舉明顯是藉機發難,試圖繼續打擊蔡京一系,進一步擴充自己在朝堂的影響力。

天子心如明鏡,不置可否。

少宰兼中書侍郎劉正夫時年五十有四,比蔡京小了整整十五歲,但身體極差。

才坐一會,就滿頭虛汗,只在鄭居中發言後,說了三字“臣附議”。

此人能讓趙佶記住,是當年蔡王府獄擴大化,涉案人犯不斷攀咬,越抓越多,已經剎不住車了。

劉正夫入對,徐引“尺布斗粟”之謠以對。

替天子找到臺階解了圍,於是解散其獄,“待蔡王如初”。

趙佶乃謂劉正夫曰:“兄弟之間,人所難言,卿獨能及此,後必為公輔”。

實際上,此人並非什麼道德君子,恰恰相反,也是個迎時上下,持祿養權之人。

蔡京出相後,劉正夫“欲附翼之”,多次跪舔。

老蔡罷相後,劉正夫又和鄭居中暗中助其復相。

因其人與蔡京極其厭惡的劉逵走得極近,使得蔡太師雖賴其助,亦惡之。

但正是因為這點,才讓皇帝決定任其為相。

見劉正夫身體確實不適,趙佶趕緊遣人送他回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