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七十六章 民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民亂 (1 / 4)

濟南府就是曾經的齊州。

七月,天子下詔,以震武城為震武軍。

八月,又改晉州為平陽府,改壽州為壽春府、改齊州為濟南府。

其實,這些年,皇帝一直在頻繁地更改地名和朝廷官職名稱。

六月初四,朝廷頒佈中書官制條例。

七月,趙佶又改“走馬承受公事”官職為“廉訪使者”。

據東京城朱貴傳回的訊息,天子應該是看到越來越亂的天下局勢,想起了早些年孟翊的所獻卦象。

孟翊曾言“本朝火德,應中微,有再受命之象,宜更年號、官名,一變世事,以厭當之,不然,期將近,不可忽”。

天子雖然將“妖言惑眾”的孟翊編管定州至死,私下裡,卻在堅定不移地執行他的預言警告。

青州、密州的匪患也非常嚴重。

徐澤大婚後,命王進、朱武派人前往兩地,也有協助武松、牛皋二人平定匪亂,穩定地方的考慮。

兩淮地區比起京東,山地相對較少,水運發達,朝廷調集大軍更容易。

山賊這個職業很難做大,更難規模化。

走途無路的兩淮百姓,大多順著運河逃往其他地域。

其中,小部分人選擇到達之罘灣,還有小部分人遠赴海東郡。

隨著各項超級工程和各種神殿、宮、觀建設的不斷上馬,大宋對名貴花石草木的需求越來越大,江南的花石綱之役也愈演愈烈。

純樸的江南百姓除了出海尋找物質上的出路外,

更多的,或者還能勉強支撐,或者已經麻木,對出海心存畏懼,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虛無縹緲的精神寄託。

據潛入明教分堂的王英彙報,明教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但明教不比鬆散的官府,高層警惕性極高,組織非常嚴密,對核心弟子的考驗極為嚴格。

自從三年前,出了明州知州上書朝廷,請求取締明教組織一事後。

明教的活動就更加隱秘,新入教的弟子考察期進一步延長。

王英一直沒得到明教高層的信任,掌握的資訊很少,只能根據其活動頻率和內容,推測出一些皮毛而已。

大宋皇帝似乎也意識到地方上的種種不妙,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四月十四,趙佶下詔“天寧節等節及壬戌日,杖刑以下罪允許贖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