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啟睿只督率了方國安和楊德政兩部,加上本部的兩千標營,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人,雖然太子派了工兵營幫他們挖掘壕溝,但工兵營沒有戰力。,阻敵於壕溝之前,還要倚仗方國安和楊德政兩人。
但這兩人都不是什麼勇將,麾下也沒有什麼勁卒,聽到羅汝才大軍來襲,人數將近五萬,兩人都有慌。
關鍵時刻,丁啟睿這個文臣督師顯示出了膽氣。
其實丁啟睿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作為萬曆四十八年的進士,年僅二十五歲即登科出仕,一路升遷,山西、山東、陝西、寧夏,從太原知府升任參政、兵備、佈政、巡撫、總督、督師……其中,崇禎九年寧夏兵變,亂兵攻擊府衙,情況危急時,時任陝西副使的丁啟睿當機立斷,不顧危險,親自帶兵斬殺了殺害寧夏巡撫王楫的幾十名首惡,安定了軍心,將一場大兵變消滅於無形。
因為此功,從而平步青雲。
雖然其在剿匪戰爭中表現不佳,歷史上的朱仙鎮之戰更是不顧情勢,執意要和李自成決戰,兵潰逃跑時,更是將崇禎帝御賜的金印和尚方寶劍都丟棄了,看起來極端怯弱和無能,但實際上,丁啟睿並非是一個庸人有明一代,能考中進士的,都是人傑,而能做到總督級別的,更非一般人。朱仙鎮之敗,更多的是時勢適然,非丁啟睿這個無兵無將的督師所能逆轉。
丁啟睿請出崇禎帝欽賜的尚方寶劍。厲聲大喝。
壓逼之下,方國安和楊德政只能硬著頭皮死戰。
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已經收到了軍報,知道太子殿下在賈魯河取得了大勝,闖賊倉惶而逃,如果他們放跑了羅汝才,害太子殿下全殲流賊的戰略不成,他們就算是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狗急還跳牆呢,方國安和楊德政親自上陣,激戰中,方國安甚至受了箭傷。
就在他們快要頂不住之時,流賊後陣一陣大亂,卻是河南總兵陳永福率開封守軍趕到,再然後,新上任的山東總兵尤世威的三千精兵也趕到,穩固了防線,前後夾擊,終於是擊退了羅汝才的瘋狂進攻。
很快,太子的精武營也趕到了。官軍從劣勢變成優勢。
如此,羅汝才突圍的希望漸漸被扼絕。
羅汝才恐慌不已,他決定退一步,渡過雌水,繞道更北面的蘭陽縣取食,蘭陽縣臨近黃河,對羅汝才來說,找船渡過黃河,前往山西,已經是他最後的出路。但計策被官軍識破,就在他大軍渡過雌水之時,山東總兵尤世威和河南總兵陳永福的聯合出擊,一番激戰,雙方各有損傷,但羅汝才想要前往蘭陽縣的企圖卻是失敗了。
丁啟睿督率眾軍將羅汝才團團圍住,但並不著急進攻,只拼命構築杞縣野雞崗再到黃河邊的直線壕溝,顯然,丁啟睿想要把羅汝才困死在黃河南岸和開封城之間的狹小地帶裡。
“不錯……”
朱慈烺從鄭州返回中牟縣,吳甡和侯恂率人迎接,說起杞縣之戰,兩人少有的對丁啟睿表示了讚許。
距離郭佛陀村的決戰已經過去了兩日,在這兩日裡,吳牲親自主持了俘虜的甄別和收編。
處置完賈魯河邊的流民,將其全部交給河南巡撫高名衡之後,侯恂也趕來幫忙。闖營五萬精銳,除了戰死的一萬,受傷的一萬,放棄武器,跪地投降的有三萬人左右,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白鳴鶴,沒有名氣的中掌盤和小掌盤不計其數。照朱慈烺的命令,這些大小掌盤都被單獨關押,日後交給刑部詳細審問,但有屠城或者是殺害朝廷官員的,都將接受《大明律》的嚴懲,並昭告天下。罪行稍輕的,則是發配邊疆,從軍做苦役,或者直接下煤窯。總之,他們必須為他們過往的罪行付出代價。
而闖營士兵則有不同的待遇,但凡是大小頭目,各大掌盤的親兵,重要骨幹,或者從賊時間超過三年的,一律斬首砍頭,如何分辨,朱慈烺並沒有細說,相信以吳甡這種大能,輕易就能做到這一點但有例外,如果是有家屬在軍中,且其家屬已經被官軍俘獲的悍匪,其人確有悔意者,可以酌情留下性命,準其戴罪立功。而他的家人,則將變成人質,由官府看管。
三萬降兵,經過甄別,有四千人符合斬首的條件,於是吳甡一聲令下,這四千人全部被五花大綁的壓到了中牟縣東門外的原野中。吳甡先是祭拜戰死的英靈和被流賊屠戮的百姓,然後冷然下令:“斬!”
這些骨幹流賊都沒有想到,投降了居然也沒有逃過一死,有人磕頭哀求,有人罵罵咧咧,吃吳甡骨頭的有,操吳甡先人的有,十八年後再當好漢的也有。罵聲哭聲之中,四千把長刀卻是舉了起來,刀光閃過,東門外登時就變成了修羅場,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見吳甡手段如此毒辣,吳學禮惠登相等左營將領都有脊背發涼的感覺,左營也殺人,且尤其擅長屠戮流賊的家眷,但四千多人,一字排開,在原野外全部斬首,卻是左營也沒有做過的事。
而且在吳學禮惠登相他們看來,這四千人都是能戰的好兵,斬頭太可惜了,如果能收到麾下,必然是一支勁旅。
但吳甡在前,又有皇太子的命令,他們無人敢提出異議。
“吳侍郎剛毅之名,果然不虛啊~~”
而“觀刑”兩萬六千名的闖營俘虜更是嚇的瑟瑟發抖,每個人都害怕自己會變成下一個刀下之鬼。膽小的,甚至已經嚇的哭了出來。隱隱還有一些騷動。
旁邊看管的左營士兵立刻上前彈壓。
等騷動平息,一個個軍官拿著吳甡發下的命令,對著俘虜們大聲朗讀:“燒殺搶掠,禍害百姓,就是此等下場!爾等與他們同罪,本應一律斬首。但朝廷仁慈,決定留你們一條性命,準你們戴罪立功。你們之中,如果有能透過京營考核者,則可加入京營,立功或者是三年之後,可和京營將士一樣,享受十畝餉銀田和每月二兩五錢餉銀的待遇,立功有軍功田,輕重傷陣亡,撫卹優厚,家屬弟子皆由國家供養。如不願意從軍者,則發配邊疆,從事苦力,以贖其罪~~~”
此話一出,兩萬六千名俘虜們如釋重負,紛紛跪地謝恩,表示願意加入京營誰也不願意去邊疆,不說苦力,只說那遙遠的路程,就足夠讓人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