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204章 打成一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4章 打成一片 (2 / 2)

聽到皇太子在軍營中跟將官們共進午餐的訊息,尤其是要訓練什麼佇列,還用了幾個太監當教官,已經快到京師的左都御史、一代大儒劉宗周氣的再一次的跺腳。

紫禁城,乾清宮。

“胡鬧!陳新甲和吳甡怎不阻止?”

崇禎猛的一拍桌子。

皇太子居然對著三萬人演講,還自稱“我朱慈烺”,一點都沒有太子的威儀,崇禎聽了就是怒。

不過等到王承恩將朱慈烺演講稿呈送到他面前,他拿著信箋仔細的看過之後,他臉上的表情漸漸就變了,不再是憤怒,代之的是激動,看到最後兩行時,已經是淚眼濛濛。

“唉……我兒……真能胡鬧。”放下信箋,崇禎輕輕地嘆。

王承恩不說話,只是淡淡笑。

……

“殿下,畢懋康畢先生進京了!”

下午三點,朱慈烺聽到了一個好訊息。

畢懋康,字孟侯,萬曆二十六年進士,以中書舍人授御史,後累遷廣西道監察御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御史。後遭宦官魏忠賢排擠、御史王際逵彈劾,遂被削籍。崇禎初年,起用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旋自免歸。

畢懋康最著名的不是他的為官經歷,而是他著寫的《軍器圖說》。

《軍器圖說》在崇禎八年成書,成書之後,畢懋康立刻就進獻給了崇禎。

然而那一年正是多事之秋,曹文詔戰死,張獻忠攻破了鳳陽、大明風雨飄搖,崇禎皇帝究竟有沒有看這本書,誰也不能知道,知道的是這七八年來,大明火器廠對火繩槍沒有任何的改進,甚至連落後的三眼銃也一直在不停的生產。

在朱慈烺看來,燧發槍意義重大,不但簡化了發射手續,提高了射速和精度,而且使用方便,是大明對付建虜的不二武器,然則大明上下對燧發槍的重要意義無一人有認識,致使畢懋康這樣的大才一直鬱悶不得志。歷史上,畢懋康在崇禎十七年,大明滅亡之後,憂憤交加的死去。

今世穿越,畢懋康是朱慈烺一定要重用的人才。

在城北的一處宅院裡,朱慈烺見到了久仰的畢懋康先生。

朱慈烺不是一個人去的,他特意帶了火器廠掌廠老太監劉若愚。

畢懋康是研發者,劉若愚是未來的生產者,兩人儘速瞭解,是很有必要的。

畢懋康今年已經七十歲了,鬚髮皆白,老態龍鍾,不過精神尚好,見到朱慈烺之後,不但下跪無虞,而且聲音洪亮,令朱慈烺一直憂心他這麼大年紀可能無法再承擔製作燧發槍的重任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畢竟是做過兵部右侍郎的人,又七十古來稀,畢懋康面對當朝皇太子,依然能不卑不亢,直到朱慈烺拿出《軍器圖說》,他才忽然激動了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