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170章 海運名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0章 海運名臣 (1 / 2)

沈廷揚是崇明人,沈氏是崇明最大的沙船幫,主要做遼東、朝鮮生意,建虜在遼東崛起後,沈家生意大受影響,今年松錦之戰後,大明失去錦州,沈家遼東的生意恐怕會徹底斷絕,但多年商貿,沈家對遼東朝鮮一代的海域情況非常瞭解,如果大明想要襲擾建虜,運兵過海,崇明沈氏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被朱慈烺稱“五梅公”,沈廷揚很是惶恐。

“五梅公不必拘謹。”等沈廷揚坐了,朱慈烺回主座坐了,笑:“五梅公的《海運書》和《海運圖》,我已經拜讀,對先生的見解,我深為佩服。”

沈廷揚饒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也曾有過面聖的經歷,但今日聽到皇太子稱自己為“先生”,還讀自己的書,一時心情激動,腦袋嗡嗡作響,暗想,難道皇太子召見我,是為了漕運改海嗎?拱手道:“殿下謬讚,臣實不敢當,不過若是真能重開海運,漕糧耗費起碼能少七成。”

沈廷揚是海運的支持者,他提議朝廷恢復元朝末年被廢止的海運,海運不但比漕運快,而且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漕運成本比如運河的清淤費用和漕丁的人數就可以大大減少。

但朝中大臣有不同意見,尤其是漕運官員的反對之聲最是強烈。

他們的理由有四點。

第一,海運有風險,大風大浪,稍有不慎或者運氣不好,就船傾人亡,漕運沒有這個問題。

第二,皇太子朱慈烺剛剛提出“厘金稅”,要把京杭大運河變成挽救大明財政的一條救命河,此時開放海運,京杭大運河的收入,豈不是要大大減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養活不知道多少的漕丁漕夫、牙行買辦,數十萬人都依靠漕運生活呢,如果放開海運,這一些人中有一多半都要失業。在如今風雨飄揚、人心不穩的情況下,一旦有人聚嘯生事,這個責任誰能擔得起?

第四,沈廷揚出身船運世家,開放海運,他沈家受益最大,有瘦公肥私之嫌疑,漕運改海,受益的是船老闆,受損的卻是運河上的漕丁漕夫,漕丁漕夫足足有幾十萬人,他們都是最底層的辛苦百姓,稍有改動,砸了他們的飯碗,他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因為反對的聲音太多,沈廷揚“漕運改海”的建議,不了了之。

在朱慈烺看來,海運開放與否,並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站立的角度不同而已,沈家是船運世家,沈廷揚從小耳濡目染,對運輸成本和運輸效率最是在意,他提出開放海運,不是為了自傢俬利,而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為國家省錢。漕運一年耗費百萬銀子,如果漕運改海,清淤修築的費用,起碼能節省一半。

但內閣考慮的是帝國的穩定,這種關係到幾十萬人飯碗的大事情,可不敢輕易變更。

“聽說五梅公主持建造的新式運糧船,速度極快,不知有何奧秘?”朱慈烺問。

見皇太子對船隻有興趣,沈廷揚精神更是大振。

他侃侃而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