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流轉,匆匆間又是一年。
由於資金不足,除了培養了幾十名成色極為普通的間諜之外,徐多藝的對日研究會可以說是毫無建樹,得到的成果甚至還不如他記憶裡的東西有用。
徐多藝更多的心思還是投入在對中統滬上站的建設上,力求在滬上留下一方難以撼動的堅實根基,為即將到來的戰爭以及更長遠的將來做準備。
為此,徐多藝廣泛接洽各方人士,其中不乏杜月笙這樣的黑色大佬。
老杜其人譭譽參半,但是就憑他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這一點,徐多藝也樂得高看他一眼。
不過徐多藝想要將老杜收為己用,那卻是天方夜譚。
就連老蔣自己都是出身青幫,乃是青幫三大龍頭之一黃金榮的弟子,以至於此時滬上青幫的威勢如日中天。
同為青幫大佬的老杜當然不可能聽徐多藝這麼一箇中統小主任的調遣。
只不過互相之間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徐多藝算是初步交好了老杜,為日後可能進行的合作奠定了些許基礎。
畢竟在滬上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青幫有時候比正規部隊還要好用。
儘管老杜自比夜壺,但是夜壺這東西,任誰也難免都會用的到。
這段時間裡,明鏡時常透過立華來找徐多藝幫忙,在他的刻意幫助之下,明氏企業已初步有了《偽裝者》中那般風頭正勁之勢。
而且在徐多藝的建議之下,我黨方面早已和明鏡有了接觸,明鏡經常偷偷將緊俏的物資運往蘇區。
對此,徐多藝樂見其成,還特意暗中為她大開方便之門。
就在徐多藝馬不停蹄地籠絡滬上各方勢力,到處安插臥底的時候,楚材的新命令又到了。
‘這老楚還真特孃的是個人才。’結束通話電話後,徐多藝在心中讚歎。
楚材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長安方面的異動,所以派心腹徐多藝親去調查。
然而楚材不知道的是,一場震驚中外的巨大風暴已經籠罩在這座千年古都的上空。
“得了,又要當囚犯了,只不過這次用不著越獄了。”徐多藝自嘲一笑。
1936年12月11日,古城西安。
這是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時間和地點。
這天晚上,中統長安站站長神情嚴肅地向徐多藝彙報:“城裡的東北軍有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