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氣分外涼爽;全國大部分人民迎來了十一黃金週。
對於學生們來說,國慶假是除卻寒暑假外最長的假期,今天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更是讓假期的時間延長了。
當然,作業也更多了。
張珊作為大學生是沒有假期作業的,但是並不代表沒事做。
相反,大學生尤其是重點大學的大學生可以比高中還要忙還要累。
假期也經常要用來備考或者社會實踐。
朋友圈裡都是各種堵車堵到懷疑人生的訊息,但是張華並不用擔心堵車。
此時的一家三口正在去江西的火車上,準備去著名的廬山走走。
雖然不用堵車但是火車著實是擠了一點。,過道里都站著不少人。
張珊買到了靠窗的位置,筆記本放在小桌子上,一個人靜靜的學習;與火車裡吵雜的環境格格不入。
許久,張珊收起耳機,伸了一個懶腰。
“大國慶的沒必要這麼努力,我們是出來放鬆的。”張華笑著對張珊說道。
“現在競爭太大了,不努力怎麼能行?”,張珊的話說的有氣無力,剛才的學習還是挺耗精神的。
“沒事,哥養你。”
對面座位的幾名明顯是出來玩的女學生都一臉詫異和欣賞的看著張華。
&nmmmm。”張珊則是一臉無語的看著他。
她發現自己自己的大哥自信了不少,也囂張了不少。
以前母親還經常會找張華談話,給他規劃未來;現在母親都很少過問了。
反倒是張華經常會給母親規劃,還經常會買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家裡面的蔬菜水果都沒缺過。
張華的快遞甚至比小區裡著名的幾個常年霸佔快遞箱的家庭婦女還要多,跟快遞員都混熟了。
母親劉慧蘭是堅決反對高消費的,但是每次都說不過張華。
用張華的話就是,錢就是掙來花的;當然前提是花過之後還有空閒的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