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廿年一夢> 第八回 戴罪立功破奇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回 戴罪立功破奇陣 (1 / 3)

且說北方韃靼窺視中原,興兵五萬侵犯大同,邊鎮僅有一萬守軍,勢難抵擋,邊關告急。總兵陳展鵬連番三次上奏朝廷,請求派兵增援,而援兵遲遲不至,怒道:“定是奸賊從中作梗,待我親自入京面聖”,遂一面吩咐兒女力阻韃靼,一面拜本回京面聖請兵。

朝廷援兵雖不至,卻陸續趕來了四五百名江湖好漢相助,個個身懷絕技。敵兵攻城一月,氣勢如虹,守城將士奮死抵抗,才不讓韃靼破城。這一日,韃靼又來叫陣,並在城下襬出了奇奇怪怪的陣法,朝城內喊道:“若能破了此陣法,立即收兵北還。”

陳飛龍麾下有一先鋒,名曰於衝,使一根狼牙棒,有萬夫莫敵之勇。於衝胸有成竹請兵出戰,說道:“韃靼實在猖狂,末將願率五百兵馬,破了此陣。”陳飛龍點了五百精兵,叮囑小心。開啟城門,於衝一馬當先,率兵從陣前殺入,正是“進去容易出來難”,五百精兵入陣之後,反被圍在陣中,不出半個時辰,全軍覆沒。

此陣不容小覷,陳飛龍詢問左右:“可有識得此陣的?”當下怒了梁和順、西門亮、周榮廣三位好漢,梁和順看出些陣法倪端,說道:“此陣進去容易出來難,闖入陣中,八面受敵,我兄弟三人只需各領一百人馬,從不同方位殺入,此陣必破。”

陳飛龍又點了三百精兵,叮囑小心。三人翻身上馬,分別從東、南、西三面殺入。豈料,韃靼的陣法可攻可守,僅放了西面周榮廣進入陣內,而梁和順、西門亮進攻東、南兩面被阻。周榮廣孤軍奮戰,難以抵擋,不出一炷香工夫,損兵大半。隨後,韃靼故意放開東面陣地,引西門亮入陣。西門亮救人心切,不知是計,唐突闖了進去,又被韃靼來了個甕中捉鱉。陳飛龍站在城牆上,大呼不妙,立即鳴金收兵。此刻,梁和順不顧號令,衝破南陣,欲入陣營救兄弟二人。身旁將士勸道:“勿中韃靼誘敵之計。”梁和順哪裡肯聽,一根亮銀齊眉棍連挑四五個韃靼,單槍匹馬直往陣中闖去。左右將士大急,齊力將人拉回城內,才留得性命。

暫無破陣之法,陳飛龍下令緊鎖城門,高掛免戰牌。韃靼在城門下罵了三日,這一日,陳飛龍又來城牆上觀察韃靼陣式,思破解之法。忽有侍衛通報:“留都李邦武押解囚犯來見。”

陳飛龍大喜:“速帶人來見。”

二人久別重逢,喜不自勝,寒暄幾句之後,陳飛龍道:“韃靼陣法厲害,已傷我幾員大將,不知賢弟可識得此陣法?”李邦武乃捕快出身,哪能識得陣法?陳飛龍不過病急亂投醫,隨口問罷了。李邦武不知陣法厲害,仗著自身有些武藝,豪言笑道:“給我五百精兵,讓在下出城去會會韃靼。”陳飛龍勸阻:“賢弟不可衝動。”遂又講了幾番闖陣的遭遇,才打消李邦武的念頭。

“咦……此陣似曾相識……”說話之人正是戴著團頭鐵葉護身枷鎖的白清逸,思索片刻之後,恍然大悟,喃喃自語:“是了是了……”

陳飛龍定睛看去,見此人書生打扮,雖風塵撲面,掩不住風流倜儻,身附枷鎖,藏不住灑脫飄逸。李邦武遞上公文,簡單地說了白清逸所犯之罪。陳飛龍接過公文,看過之後,問道:“白秀才,你可識得韃靼陣法?若能助我破了此陣,本將軍赦免你所犯之罪。”

白清逸大喜,說道:“小生若沒說錯,此乃風后八陣!相傳是黃帝麾下大將風后所創……用經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底定萬國,黃帝打敗蚩尤,統一中原全憑此陣法。”陳飛龍大喜,親自為白清逸解了枷鎖。白清逸又道:“其陣合八為一,若誤入此陣,則八面受敵,且看八陣形狀:如天覆、地載,如風揚、雲垂,如龍飛、虎翼,如鳥翔、蛇蟠,八陣分別以此為名……”

陳飛龍忙問:“可有破陣之計?”

白清逸搔首思慮:“呃……待小生檢視一番……”說完,從懷中拿出一本破爛書籍,翻閱起來,正是普空道長所贈之書。此書還未曾細讀,只記得書中提過風后八陣,書中畫有圖形,白清逸一見韃靼陣法便覺得眼熟。為尋破陣之法,白清逸就地而坐,細細解讀。豈知,書中所載的風后八陣變化多端,奇幻無比,白清逸一時難解。

眾將身經百戰,從未見過如此臨時抱佛腳之人,不禁對白清逸嘲笑一番,又大罵:“迂腐書生,不自量力。”

白清逸不以為意,反覆解讀書中之句,從辰時直至未時,才豁然開解,仰頭呼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風后八陣可破矣!”

陳飛龍大喜,急切向秀才問道:“天時、地利、人和,該作何解?還請白兄弟示下。”

白清逸掐指一算,忙道:“時候不多,來不及詳加解釋,陳將軍若信得過小生,便由小生調兵遣將,保證破了韃靼的風后八陣。”

眾將皆怒:“這秀才滿口胡言,請將軍即刻下令,拉出去砍了。”

白清逸胸有成竹地道:“願立下軍令狀。”

李邦武向陳飛龍點了點頭,道:“這秀才雖然迂腐,卻不是說大話之人,在下願以身試陣,聽其調遣。”又有徐鎮江、林暉等人願聽調遣。陳飛龍長久無破陣之法,再避而不戰,只怕士氣低落,遂說服眾將,由白清逸立下了軍令狀。

白清逸意氣風發,登臺點將:“李邦武領五百精兵,從北面天覆陣殺入,龍飛陣殺出;徐鎮江領五百精兵,從西北面蛇蟠陣殺入,雲垂陣殺出;防禦尉丁祥領兵五百,從西南虎翼陣殺入,地載陣殺出;林暉領兵五百,從西面鳥翔陣殺入,並以神箭之技,務必射殺陣中指揮之人,得手後,從風揚陣殺出……申時一到,四路齊出,等四路兵馬殺出敵陣之後,再由陳飛龍率剩下兵馬進攻,則風后八陣必破……”

防禦尉丁祥略通陣法,問:“為何只攻龍飛、蛇蟠、虎翼、鳥翔,卻不攻天覆、地載、風揚、雲垂四陣?”白清逸答道:“天覆、地載二陣無地勢之便,風揚、雲垂又無天時之利,此四陣乃是死門。”丁祥遠眺八方地勢,又掐算了時辰,豁然頓悟,又問:“天時地利已佔,那人和何解?”白清逸道:“四路兵馬全部殺入殺出,便是人和,若有一路不成,則前功盡棄。”

眾將得令,整裝待發,時辰一到,四路齊出。只見李邦武率先攻入天覆陣,韃靼兵渾然不亂,反將李邦武的五百精兵圍困陣中。徐鎮江、丁祥勇猛無敵,分別從蛇蟠、虎翼殺入。此時,三路兵馬在陣中一頓砍殺,殺得韃靼人仰馬翻。唯有林暉武藝稍弱,久攻不下鳥翔陣。這時,只見韃靼令旗擺動,號角響起,風后八陣變幻起來。李邦武、徐鎮江、丁祥領兵在陣中亂竄,卻發現四周都是韃靼兵馬,殺之不盡。

白清逸不慌不忙,又令袁霸、牛飛各領一百精兵,援助林暉。袁霸、牛飛二人早已按捺不住,如野牛般橫衝直撞,鳥翔陣頃刻便破。林暉依計,彎弓搭箭射向臺上指揮官。豈料,臺上指揮官有侍衛貼身保護,這一箭卻被擋下了。林暉不慌不忙,“唰唰唰”又發三箭,道:“能擋下第一箭,未必擋得下第二箭,即使擋下了第二箭,必定擋不了第三箭。”三箭去後,指揮官咽喉中箭,栽下高臺,卻不知到底是第幾箭射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