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件事不重要,那麼為何飛信和ali兩個大股東同時發郵件過來,詢問我們的對策?
餘總,一家企業好不好,關鍵看這家企業,五年後,甚至十年後,還能不能在這個市場有立足之地。
如果說,小星和其星動無人駕駛出來之前,我可以確信,嘀嘀可以在五年內取得網約車70%以上的份額,十年內成為一家跨國打車軟體企業。
但是,很可惜,它來了。
你有麼有想過,如果陳楚默和其見證者科技,自己做網約車市場,我們還有生存之地嗎?
他缺錢,缺人,還是缺模式,缺創新,缺技術?
可以說,一樣都不缺。
我敢說,見證者科技只要願意做這一行,有車,有技術之下,放開手招人,兩年之內,嘀嘀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雖然我們年中取到了30億美金的融資,並且獲得了第一張網約車牌照。
但是,這在見證者科技面前。
不是我長別人威風,滅自己志氣。
我們活不了兩年,甚至一年都活不了,一旦資本撤資,嘀嘀會死的很慘。
所以……”
此時的梁傳良面沉似水,掐滅了菸頭,站起身來,看向陳文廣鄭重的說道。
“現在的嘀嘀,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文廣,你得做出選擇了。”
陳文廣看著這個跟著他一同創立嘀嘀的合夥人,梁傳良什麼都好,就是說話令人不喜。
並且,總是喜歡上綱上線。
就像現在。
雖然他的說法很有道理,但是這些話,讓他和餘勇聽起來,都很不舒服。
他承認,嘀嘀確實面臨了一些挑戰。
但也沒有到生死一刻。
針對見證者科技,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對方一向無意於插手網際網路的事宜,從他的五家子公司可以看出。
均為實體高科技產業,這是一家以製造和原材料為核心的龐然大物。
也正是因為見證者科技的體量太大了,所以一旦插手網際網路,必將遭到BAT的三重抵制。
對這點,他還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