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次突如其來的戰鬥,朱由檢原本是並不準備大費周章的,在他看來只要將建奴趕回去,不讓建奴掌控喀爾喀也就夠了。
然而大明的一眾重臣們卻不是這樣想,尤其是五軍都督府的一眾將軍不斷向朱由檢上奏提出出兵要求。
在不少人看來,大明完全可以趁著此次機會,全力向建奴出兵,現在朝廷銀子多的用不完,建奴又大軍在外,數十萬大軍一舉覆滅建奴。
朱由檢還是覺得此時時機不太合適,還是需要再等等。
最終大明朝廷經過一番商議,算是定下決策:
從陰山出兵五萬爭取將建奴這支軍隊留在漠北。
同時在遼東的洪承疇部從盤城出兵兩萬向東進攻,盡全力收復海州。
毛文龍部同時鴨綠江西側出兵,盡力佔領遼東半島中央山脈以西,鴨綠江以東的所有地帶。
此次交戰大明一共動用兵力近十萬,戰略目標就是爭取再次壓縮建奴的生存空間,再次消耗建奴這一年來積累的兵力。
此次目標一旦成功,建奴賴以生存的核心地帶就大大減少,接下來明軍就可以直接威脅之前大明遼東都司的駐地遼陽,建奴就將寢食難安。
就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戰就這樣開始了。
………
在盧象升帶領大軍離開陰山大營之時,遼東大軍就開始行動了,自從崇禎元年皇上御駕親征遼東之後,遼東這裡就再也沒有什麼大規模交戰了。
遼東十一萬大軍已經在這裡修養近四年之久了,他們早就已經飢渴難耐了。
這四年時間袁可立坐鎮錦州,洪承疇在盤城,毛文龍在蓋州,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練兵,修路、建城,安置原遼東難民。
在盤城北部的遼河套地區水草豐美,袁可立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馬場,四年時間過去了,這裡已經是大明排名前三的馬場了,這裡現在已經生活著超過三十萬匹的戰馬。
在這樣的情況下,遼東地區的軍隊已經建立了足足四萬的精銳騎兵。
現在他們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洪承疇親自帶兵五千偷偷跨過雙臺子河,趁著夜色對河對岸防衛明軍的建奴軍隊發動了突襲。
建奴的守護不對是三千八旗軍隊,他們之前已經得到過瀋陽的提醒,然而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明軍竟然這麼快就動手了。
再加上明軍已經有好幾年沒有什麼動作了,所以建奴也僅僅是常規的警戒罷了。
於是他們對明軍的突然襲擊完全應對不了。
正午時分,明軍三萬軍隊全部過河,順利抵達河對岸。
此前建奴軍隊已經被明軍先鋒打得四散而逃了。
洪承疇簡單修整後明軍隨即向海州進發。
明軍抵達海州之時,海州城的守軍已經收到明軍的訊息,城內已經是嚴陣以待。
明軍試探攻擊一番後就在蓋州城外紮營,等待後方紅夷大炮的抵達。
與此同時毛文龍也從鴨綠江西側向多地出擊,此地建奴的防守兵力並不算太強,毛文龍此次得到攻擊目標完全出乎了建奴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