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的大明重臣五人或許勉強可以算得上是大明朝堂中的保守派。
沒有辦法,他們這些人絕對算不上是真正的保守派,反對派,他們也是支援皇帝的變法大業的,不然他們這些人也不能座上這個位置。
尤其是這位內閣首輔黃立極,在當今皇帝登基之初處理魏忠賢之時,很多人都認為當時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很快就會去職了,已經有不少人摩拳擦掌準備競爭這幾個內閣大學士的職務了。
而事實上也差不多,在短時間內很快當時的三位內閣大學士離開了兩位,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位內閣首輔竟然是如此的屹立不倒,在崇禎年間又做了近五年的內閣首輔。
甚至在現在看來若是沒有什麼突發事件,這位首輔還能再做好幾年。
這之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這位內閣首輔也是支援變法的,他幾乎沒有堅定反對過這位皇帝的大政策。
對於這一點兒,黃立極自己也是極為驕傲的,他經常在心中頗為自得,自己當初的選擇實在是太正確了。
現在的他完全可以說是大明此次變法的最大功臣了,這一點兒是誰也不能否認的,畢竟他是此時大明的第一文臣。
此時黃府中的五人都算的上是變法的支援著,他們這一批人和周府那一批人最大的差別僅僅是對變法的想法、進度有些不同。
以黃立極為首的眾人也認為變法是正確的,大明是應該變法,但變法當緩緩圖之,他們認為當今皇帝的所作所為太著急了,皇帝實在是有些年輕氣盛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賭徒。
而且皇帝的變法目標太大了,按照他們對當今皇帝的瞭解,皇帝心中的目標有些不切實際了,僅僅是那被皇帝掀開的小小一角就讓他們心驚膽顫。
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一旦動了就絕對是會引起軒然大波。
就像今年的鹽政變法,在當初商議新法時,眾人就認為皇帝的想法太石破天驚了,在他們看來,完全可以在大明之前的鹽法上改變就足夠了。
可惜在皇帝的堅持下他們只能竭盡所能的進行挽回,最終有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乎黃立極等人的預料,這樣一份激進的方案在全國各地引起了不小的抵制。
而且這樣的抵制還不斷的擴充套件到之前早已經頒佈實行的變法方案。
這樣的情況直接讓黃立極等“保守派”聲望大震。
“諸位同僚,現在皇上直接廢除口賦,這是直接向全國官員開誠佈公了,接下來地方上的抵制必然會大幅降低。
皇上這一次的操作實在是高啊!”,李邦華很是佩服得對眾人說道。
“是啊,這一年來雖然各地暗地裡的抵制不斷,但在皇上和我等的壓制下,鹽政的變革還是在艱難的推動。
到了這個時候,各地早已經是強弩之末,此次皇上直接出招可謂是直擊重點。
之後朝廷只要態度堅定,雷厲風行之下,相信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大多數都是一些聰明人,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至於其他人,不過土雞瓦狗罷了。”,顧允厚開口道。
黃立極聽得此話不由得長嘆一聲。
“確實是如此啊,吾皇果然是非同一般,年紀輕輕就能把握如此時機,又有如此之魄力!
廢除口賦這一招絕對就是神來之筆,這一招在之前本官真的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來,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