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過他的種種努力,大明財政的壓力已經減小許多,朱由檢感覺現在已經是時候去免除口賦了,於是朱由檢自然而然就行動了,之後減輕普通百姓的行動還會有很多。
大明百姓的慶祝從京城開始,快速向大明各地傳播,訊息一經傳到,就響起震天的歡呼聲。
數天後的邸報更是直接將這一訊息傳遍整個大明,徹底將這一股興奮推向高潮,朱由檢徹底做實了大明聖君的好名聲,幾乎是萬家生佛了。
在這一期的邸報上還有一個訊息沒有引起什麼人的重視,那就是大明已經全據呂宋。
………
此事定下後,朱由檢也沒有閒著。
十一月底,朱由檢召集朝廷一眾重臣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律法人才總計近五十人,要求重修《大明律》。
定下由內閣大學士周應秋為主,大理寺卿陳揚美、刑部尚書鄭三俊、都察院御史鄭崇儉為副,其他各律法人才加入其中。
同時各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同樣要建言獻策。
朱由檢直言:“此次重修《大明律》事關重大,朕已經準備好花費五年以上的時間來重修此律法,此次修法,朕的要求之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諸位愛卿都是大明的棟樑之材,朕對於諸位愛卿的才能都是十分信任的,朕之前的要求要完成問題不大。
但朕還有一個要求,重修律法還要注意一事,那就是文字必須簡單易懂,儘量要做到一名僅僅識字的人都能夠讀懂。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當聽到皇帝要重修《大明律》後在場的一眾官員皆十分興奮,修律法自古以來都是青史留名之事,現在更何況是《大明律》,聽皇上的要求,此次修法可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修修補補,這次幾乎就是推倒重來。
這若是修成,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青史留名了。
於是所有人都是臉色通紅,激動不已,聽完皇上這最後一個要求。
作為總負責人的周應秋略帶猶豫的開口道:“皇上,若是要達到皇上所說的那種清晰易懂,沒有歧義,那重修後的《大明律》必然字數眾多,恐怕是之前的十倍不止。
恐怕會對官員的審案產生、一眾士子產生頗大的壓力。”
朱由檢大袖一揮,“無礙,字數多了就多了,官員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見皇帝都這樣說了,眾人也無可奈何,口稱“吾皇聖明!”
“好了,朕會給諸位愛卿挑選宮殿供諸位修法,現在距離正旦只剩下一個月時間了,這一個月諸位愛卿做好修法的各種準備,選取所需要的書籍。
……
從全國尋找合適的官員報給朕,朕將他們從各地調回負責修法。
修法之事從崇禎五年元宵過後正式開始!”
“臣等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