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明紡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明紡織 (1 / 2)

無論其他幾方勢力究竟是如何想的,方正化等人也並不是太在乎,僅僅是簡簡單單留意一下罷了,他們抓緊每一刻鐘去經營這片大明在馬六甲水道的根基之地。

而隨著明軍的突然插入,馬六甲水道原本就錯綜複雜的形勢更加複雜了,不過一時間也沒有人要首先動作,大家似乎相安無事。

表面上馬六甲水道之上那是少有的風平浪靜,來往的商船可謂是絡繹不絕,彷彿一片繁榮景象。

而就在方正化等人全力建設淡馬錫之時,大明各個大城市此時也是一片繁榮。

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在全國大修新式官道、疏通運河、發展海運、整頓吏治,尤其是大明軍隊戰無不勝,不斷開疆拓土。隨著官吏得到全面整治,以往壓迫在商人身上的種種枷鎖快速解開,大量貧苦失地的百姓移民到各地。

種種舉措之下,大明的商業也是快速繁榮起來。

大明南方,隨著海貿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援,大明水師力量的快速恢復,大明的水世界力量已經完全可以控制住大明周邊海洋。

甚至朝廷還暗中允許商船出海之時攜帶一定數目火炮在遠洋貿易中保護自己。

再加上朝廷新增加了大員、黑河、漠南、呂宋等新的糧食產地,又對西南四省進行極為徹底的改土歸流,朝廷增加了大量的耕地。同時又加大對湖南耕地的開發,還有新式作物的大規模推廣。

短短數年間,大明朝廷的主糧產量可謂是節節攀升。到崇禎八年,主糧價格足足下跌之多。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減輕了對江南地區改稻為桑的壓制,江南地區大量的土地被改種為桑,大明的蠶絲產量節節攀升。

更是由於數年前朝廷對南直隸那原本違法犯罪大商人的處理,大量的市場被空了出來。

在南直隸這種情況最是嚴重,同時大量的紡織工廠建立起來,就連大明少府都在上海市舶司建立了紡織工廠,僱傭的女工數量在崇禎八年年底就超過了一萬人。

不僅僅是少府,原本就在這紡織中投入巨大的江南商人,現在更是看準形勢,紛紛擴大自家的紡織工廠。@

若僅僅是絲綢還做不到這種地步,還有一項利器,那就是棉布。

隨著海貿的快速發展,海外對於大明棉布的需求比絲綢更大。國內同樣是如此,隨著棉花價格的下降,百姓收入也開始提高。

大量的棉花透過運河、海運運到江南,被遍佈江南的紡織工廠加工成為物美價廉的棉布,深受大明國內中下層人士的歡迎。

棉布更是在烏思藏宣威司、漠南漠北、黑河、南部朝鮮等地廣受歡迎,銷量極好。

南方的大商人幾乎都投入其中,就連四川的商人都不遠萬里來到南直隸的松江府、蘇州府來吃這一碗飯。

北方商人也不傻,自然不會讓這銀子都讓南方人全部賺走,更何況這棉花可都是在北方種植,若是他們在北方直接開設紡織工廠,成本必然會比千里迢迢運到南方會低上不少。

於是北方的的棉紡織業同樣得到了快速發展,雖然還比不過南方,但因為距離棉花產地更近,也不容小覷,至少南方的商人們可是視這些北方紡織商人為眼中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