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謝大人誇獎!”
“哈哈!儘快開始吧,此次本官來了一百五十艘大船,此次帶有的難民數量確定為八萬人,時間緊迫,這些難民的生活太難了,莫要讓他們再忍耐了,這都是我等武人守土不力啊!
現在你部協助登萊軍儘快安排百姓登船吧。”,孫國楨突然有些意興闌珊。
“大人放心,末將必然竭盡全力。”
很快孫國楨帶來的三千人自己孔有德帶來了三千人迅速行動起來,將朝廷再次來人帶他們去其他地方居住的訊息帶到到底難民的耳中。
難民們紛紛歡呼起來,快速的收拾著自家的行禮,其實也沒有多少東西,不然也不會是難民了。
之後就匆匆趕往旅順口,整個旅順就被動員起來了,甚至範圍還在擴大。登萊水師的船隻也分散開來,開始去沿海的諸島嶼上去接收難民。
用了將近五天的時間,所有民眾才登船完畢,孫國楨原計劃此次移民八萬人,但是因為難民們都不太願意丟下手中的東西,無奈之下,孫國楨只能定下一個最高的標準,攜帶的行李一律不能超過這個標準,如此下來一百五十艘船這才帶走了七萬人。
五天後,龐大的艦隊離開旅順口,一路向西,目標濟州島!
……
而就在孫國楨離開旅順口的三天前,孫傳庭經過數日的航行,終於在朝鮮登陸。
在亮出大明使節的身份後,當地官員一刻也不敢耽擱,恭恭敬敬的將孫傳庭一行人送樣朝鮮王都漢城。
漢城,朝鮮王宮。
朝鮮王李倧在得到這個訊息時大吃一驚,甚至相當的慌亂,連忙召集朝鮮重臣開會討論大明使臣入朝一事。
要知道自從去年也就是“丁卯胡亂”才剛剛過去不久,不說朝鮮內部的混亂遠遠沒有結束,其實對於這方面他李倧也並不重視,區區難民罷了。
對他而言重要的還是朝鮮和大明的宗藩關係,要知道最近數年大明和朝鮮的關係相當的複雜。
李倧可不是正常繼承朝鮮王位的,他可是發動政變,廢除了光海軍,這才即位的。之後李倧向大明傳遞了他“反正”的訊息,並希望認為大明冊封他為朝鮮國王,然而大明卻認為李倧不為正統,是謀逆之輩,一直不願意給李倧冊封詔書。
因此李倧最初即位是也名不正言不順,這樣的情況讓他在朝鮮極為被動,在朝鮮的讀書人中更是如此。
最終還是大明因為希望和朝鮮一同進攻建奴,才對李倧進行了冊封。之後李倧的統治才徹底的穩固下來。
李倧當初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就是以光海君私通後金為理由來發動的,現在李倧即位後卻和那後金達成了兄弟之國。雖然這是被逼無奈,但是這確是事實。
事情發生後,朝鮮君臣都在擔心宗主國大明會派使者向他們問罪,一時間,朝鮮君臣皆是擔憂萬分。然而,以後大明卻一直沒有使者過來,這才讓他們稍微的放鬆了一些。
之後又傳開天啟皇帝駕崩,新帝崇禎登基的訊息,他們連忙藉此機會向大明派出使者李慶全帶著禮物,恭賀新帝登基,同時他還刺探一番大明對此事的反應。
刺探的結果讓朝鮮君臣徹底放鬆下來,明國大臣似乎都在忙著他事,對此事並不在意,新皇帝也對此事似乎不瞭解。
現在,大明使者卻又如此不聲不響的到了,難道明皇想起了此事?要開責備我朝鮮了?這可如何是好?
……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