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三百零二章 意外的效果(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二章 意外的效果(求訂閱) (1 / 3)

即便是這些銀子朝廷沒有用出來,朝廷花費的銀子也不是一個少數目,修建的這麼多城池,至少也要花費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兩白銀,而河套向東,直到開平,還有數十座新修的小城,那也要數十萬兩銀子。

再加上之前的河套大戰西南叛亂,至少也是數百萬兩銀子。朝廷什麼時候這麼有銀子了。

盧象升可一點都沒有從負責修築城牆的工部官員那裡聽說他們缺銀子了,似乎經費非常充足,而且據他所知,和以往不同,自從皇上登基以來,九邊軍隊的軍餉就從來沒有拖欠或者少過,每次都是足額髮放。

盧象升有點兒想不通,大明是怎麼突然之間不缺銀子的?甚至不僅僅是不缺,皇帝花銀子也似乎非常大方,就連對於他們這些有功將領的賞賜也增大了很多,甚至直接就是數千兩上萬兩銀子的賞賜。

不過既然想不通,他也就不想了,不管如何,現在局面一天比一天好轉,總歸是有盼頭的,說實話他也想弄個爵位,最好是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為自己的後代謀一個好出身。

………

從河套向東的漠南草原,人數越來越稀少,但仍然可以看到在某個河流旁聚集著大量人,他們同樣在忙碌著開墾田地修築城池修造各種各樣的灌溉水渠。

這一部分的人多是從九邊的山西鎮來的軍戶,山西鎮原本就是內長城,也是內鎮,以前就在大同鎮的保護之下。

一個月前,朝廷下旨取消了存在兩百餘年的大同鎮,大同鎮的大多數軍戶被取消了軍戶身份,衛所原本的土地全部分給了軍戶們。

對於這一點很多軍戶們都是很願意的,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本身已經和農民一樣了,只是差了一個名分罷了。

山西鎮沒有土地可分的近兩萬戶不得不北上來到草原,在這裡分地,還好朝廷也做出了一定的補償,若是願意到草原來的,分得得土地數目比在山西鎮分田多五成。

這些人倒是也很積極,他們來到了這一片劃歸大同鎮管轄的漠南草原,被朝廷劃分了土地之後,他們也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再加上他們都來自山西鎮,大家也都相互熟悉,很快就開始了土地開墾和城池修築,進展也相當不錯。

對於朝廷對他們的政策,他們也很滿意,他們沒有想到朝廷竟然還記得他們。

同時得到一些訊息的山西貧民自然的拖家帶口跨過長城來到草原,尤世祿也不介意,只要過來,他們都收,都發土地,反正他們這裡極其缺少人手,他們需要的銀子都是信達錢莊提供的貸款,這裡的土地足夠多,再多的人口也不怕。

反而是城池的修築等等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因此現在歸於大同鎮管轄的這片地方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人,這其中有五萬人是自發前來的。

可惜相對於這片龐大的土地而言,這些人數還是太少了,無奈之下,朝廷只能夠挑選一些位置重要或條件優越的地方修建城池,在城池與城池中間用軍隊來修建道路,還好朝廷給修築道路計程車兵們增加了軍餉,不然的話這些人可不會這麼勤快。

現在這裡雖說仍然蕭條,但是也有了幾分人煙。現在的大同鎮幾乎已經將重心漸漸的向這片草原轉移,在這片土地中心,靠近集寧海子的地方修築了一座堅固規模較大的城池,命名為集寧城。這裡以後將會是大同鎮的駐地,當然以後可能不叫大同鎮了。

這裡靠近水源,附近極其適合開墾土地,而且是易守難攻之地,是一個好地方。

………

從此再往東就是開平城周圍了,這裡現在完全是由宣府鎮管轄了。這裡的景象要比集寧城周圍要好得多,人口多了很多。

這裡更靠近大海,天然條件也比大同鎮一段也好不少,這裡河流眾多,土地也更加肥沃,能夠承載的人口自然也更多。

楊國柱同樣在這裡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宣府鎮人數本來就是九邊之冠,經過這次詳細整頓後,仍然無地可分的超過三萬戶,近十五萬人口。這些人現在已經全部安置到開平城附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