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的後半年,大明北方到處都是移民的隊伍,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八月,一支規模浩大的移民船隊抵達了庫頁島,而且這一支隊伍的規模相當龐大。
朝廷為了這一次的運輸,將之前從海邊蒐集的船隻用上了近五成,還有之前一直用於運輸移民的船隻,以及鄭家的船隊,此次運輸的百姓數量更是頗為龐大,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這一批難民主要來自山東和河南東部,至於為何他們出發的時間如此之晚,問題主要還是在孫傳庭這邊的準備,朝廷現在的動作打亂了孫傳庭自己的計劃。
………
隨著近三年的發展現在的庫頁島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了,現在這座面積巨大的島嶼已經完全屬於大明瞭,當地的土著在大明的威勢之下早已經“棄暗投明”,成為光榮的大明百姓。
現在庫頁島全島大明百姓數量多達八十萬人,開墾耕地的數量更是多達一千一百萬畝。建有大小城池十座,遍佈庫頁島南北各要地。
崇禎三年二月,朝廷委派到庫頁島以張俊千為首的五十名大大小小的官員抵達了庫頁島,更是宣佈此地納入大明朝廷的正式管轄,不再是以前那種軍管轄地。
張俊千等人在接到吏部給他們安排的地方後,他們是有些不太高興,庫頁島那是什麼地方,誰不知道這裡之前完全就是一片荒蕪之地,冬天更是寒冷無比,各方面的條件遠遠不能和同樣移民沒幾年的大員想比。
即便是朝廷現在明文規定在偏遠地區為官更容易升官,他們心中也是不太願意的,更何況他們這一批五十人抵達庫頁島後大多數擔任的是副職。
正職大多都是近幾年孫傳庭在庫頁島挑選出來的人,當然不包括他張俊千,他此次可是要主管庫頁島民政。
但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登上了崇禎三年第一批前往庫頁島的船隻。
船隊離開登州不到半日,張俊千就上吐下吐,他暈船了,那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
幸好中途他們還經過了大明濟州,在濟州張俊千還在此地停留了半日,作為級別不低的官員,張俊千獲得了在濟州參觀的機會。
張俊千倒也沒有因為身體原因就放棄這次機會,帶著蒼白的臉龐,他走下了船隻,踏上了他“久違”的陸地。
很快他就震驚了,這濟州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啊,走在寬闊的水泥大道上,兩側都是農田以及忙碌的百姓,閒暇時還說著閒話,選出的村落中出現一道道的炊煙,竟然給他一種世外桃源之感。
走到濟州中央的濟州城時,張俊千更為震驚,這還是自己想象的那偏僻小島嗎?這濟州城面積頗為不小,城牆高度也將近三丈,城內叫賣聲此起彼伏,人數眾多,地面全部都是大明內很多城池都沒有的水泥路面。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這座小小的濟州島竟然有十萬百姓,更是開闢出了近四十萬畝的水澆地,如此此地絕對算不上是偏僻小島。
一個多月後,張俊千一行官員以及大量的物資抵達了庫頁島南部的那做被命名為庫南的地方。
休息近三日後,張俊千一行人才感覺恢復過來,他暗暗發誓以後能不坐船就不做船,這樣的精力實在是太痛苦了。
接下來庫頁島的情況更讓他震驚,這裡極其繁華,尤其是腳下的這座庫南城。這裡的繁華程度完全可以和大明內地的那些大城相媲美,或許這裡的人不算太多,可這裡的百姓一眼看上去就極為富足。
………
經過半年時間的適應,張俊千已經對這裡的情況瞭如指掌,他徹底的愛上了這個美好的地方,這裡的百姓是那麼的純樸,這在之前都是難以想象的,他感覺孔聖人所說的大同之世也莫過於此了。
而騰出民政事務的孫傳庭也將精力建奴身上。目前的目標就是庫頁島對面的那片富饒的土地。
四月,孫傳庭帶著一萬軍隊渡海而來,抵達了對岸,很快眾人就按照計劃展開。
半個月後登陸地點方圓百里的部落全部臣服,顯然孫傳庭等人對這裡的情況極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