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的朱由檢笑了,很好,一點兒都沒有超出自己的預料。
對於大明這些有權有錢的這一批人,朱由檢手下的錦衣衛和東廠一直都沒有放鬆。
這段時間大明內部輿論的變化朱由檢是很清楚的,隨著大明不斷取得勝利,在北方不斷的收復失地,民間關於開海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在這之前朱由檢一直在壓制來自民間那越來越大的呼籲開海的聲音。不是他不想開海,而實在是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開海不是一件小時。
那個時候大明人僅僅是被外界的金銀所吸引,根本就沒有其他的考慮,包括朝堂上的那些大明重臣。
此時一旦放開,朝廷沒有做好準備,讓他們野蠻生長數年,之後想要建立規則就太過困難了。
但是現在朱由檢感覺時機已經成熟,大明內部的官吏已經被朱由檢整理了一遍;大量官道的修建也進行的如火如荼;專門的、獨立的收稅機構已經建立;數萬裡的沿海地區已經全部給清理了一遍;全國的軍隊已經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足夠了!
於是朱由檢開口了,“好,諸位愛卿果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出海的相關具體章程,如何收稅稅部已經確定,稅部內將成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此事。
李若星!”
“臣在!”
“下朝後將稅部擬訂的章程一字不差的公佈天下。”
“臣明白。”
“秦士楨!”
“臣在!”
“本月十五的邸報可將此聖旨和稅部章程刊登完畢?”
“請皇上放心,已經全部刊登,現在數十萬份邸報正在向各地運輸。”
………
“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