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過程如何,當這一天的大朝會結束時,所有離開皇宮的大明朝臣們都是開心的,皇帝終於放開海禁了,當真是可喜可賀,以後自己恐怕就不會缺銀子了。
剛走出皇宮的稅部尚書李若星就被眾人圍了起來,見此情形,李若星連忙開口:“諸位同僚,具體的章程內容實在是太多,按照皇上的旨意,本官要立刻安排人將此章程張貼出去,現在只能告訴諸位此次朝廷針對商賈一口氣開放了十二個港口,沿海諸布政司都有。
不過有一點兒還是要提醒諸位,你們也知道皇上的脾氣,就算家中有人要出海,一定要按照朝廷的規矩繳稅,否則後果很嚴重。這次皇上可是下了大決心!”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若有所思,看來皇上真的是下定決心了,一下子開放這麼多港口。至於所謂的稅,眾人心中想的都差不多,現在先看看,若是皇上實在是太過分,真不能接受,那到時候再行商議決定。
不過大多數人並沒有直接回官衙,幾乎所有人都向通政司下屬的邸報司而去,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獲得稅部制定的具體章程了。
秦士楨這麼多朝廷重臣也不敢拒絕,老老實實拿出了數百份應該半個月後發行的邸報,眾人這才滿意離去。
回到官衙的眾人迫不及待的開啟邸報,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只是不管是那位大人,在看的過程中臉色那叫一個陰晴不定,當他們大致看完手中的所謂章程,臉上更是難看的很。
…………
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這一期的邸報竟然有四分之三的版面都是介紹此章程的,他們這才明白,自己恐怕是小看了皇帝的決心。
這個章程實在是太詳細了,從港口的開設地點,到允許進出港口的時間,從市舶司的具體權力到市舶司管理的具體流程,從如何收稅到偷稅漏稅的處罰,各方面可謂是應有盡有。
大多數的官員看完後完全就是目瞪口呆,原來一件事情可以做的這麼詳細啊。
震驚歸震驚,眾人的目光還是集中到了章程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稅究竟是怎麼收的?
找到章程中字數最多的那一部分,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他們很清楚既然皇上對出海貿易進行如此詳細的要求,那麼皇上在這之中必然有極為看重的東西,那麼能看重的是什麼?
必然就是數量巨大的稅收!現在只要在朝廷中有些地位的官員,都明白現在大明朝廷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是已經持續三年之久、波及人口超過千萬人,今年甚至更加嚴重的旱災?還是盤踞在大明東北,佔領了大明遼陽瀋陽等大片國土的建奴?還是那所謂的歐巴羅諸國?
都不是,大明現在上上下下最擔心的就是銀子!
自從皇上登基以來,大明就是花錢如流水,皇上鋪的攤子實在是太大了,據官場上很多人都知道已經有人偷偷算過,崇禎二年,朝廷的各種支出折算成白銀已經超過了兩千五百萬兩!其中近一千萬兩都用在了新組建的數十萬軍隊中。
這簡直就是花錢如流水啊,而且還是大洪水,根本就不可能擋得住。
現在這樣龐大的支出全靠皇上的內帑支撐,但這可不是一件長久之計,這是朝廷必須要儘快解決的問題,不然,朝廷撐不了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