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二百九十章 互市與糧食(二合一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章 互市與糧食(二合一求訂閱) (1 / 2)

三月一日,大明開平城!

今天,正是大明和察哈爾互市開啟的日子,這裡顯得熱鬧非凡。自從一月份徐光啟和察哈爾達成互市協議之後,這裡就再也沒有平靜下來。這段時間,這裡的動作實在是太多了。

一方面,宣府鎮的整頓而徹底成為農民的原軍戶們因為原衛所的土地不夠他們分,即便是朝廷將那些肆意侵佔衛所土地原軍官給處理了,這些土地仍然不夠。

於是,和陝西三鎮的情況一樣,朝廷將他們移民到從長城到開平城周圍,建立了不少村子,開墾土地,修建住宅,可以說是忙的熱火朝天,他們還在盼望著今年能夠種上新糧食,尤其是朝廷已經給他們允諾了。

大明朝廷已經決定要長久的留在這裡,再加上要保護已經移民過來的三萬餘百姓,甚至之後還會更多。楊國柱奉皇上命令鎮守此地,在整頓宣府軍隊的同時還要排除軍隊向西進攻,掃清一些不安分的因素。

同時大同的尤世祿也要派出軍隊向北清掃,歸化城盧象升也要向北向東清掃,甚至他還要想辦法佔領後套,經過近兩個月的清掃。從後套到開平城的草原已經完全被明軍所掌控,原來的蒙古人,要麼向北向西逃竄,要麼向大明獻上忠誠。據估計留下的蒙古人大約有一萬戶罷了,還沒有投靠大明的原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的人口多。

同時大明的北部防線也向北推進了近兩百里。草原上兩個月的血雨腥風已經完全過去,這裡再次恢復了和平,唯一不同的是這片大地的主人已經換了。

另外,開平城既然要作為互市的場所,自然也要做許多準備。互市場所自然是不能直接在開平城,畢竟這裡要作為大明在這一帶的統治中心,不管是民政管理機構還是軍隊的指揮中心都只能是這裡。

為了雙方更好的互市,大明朝廷決定在開平城東北方向二十里處修建了一座專門用作互市的小城,因為不需要考慮防禦因素,因此根本就沒有修築城牆,僅僅是修築了大面積的房舍,小城的東北方向還修築了一個面積極大的廣場,主要用來進行馬匹、牛羊的交易。

因此修建速度極快,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修築完畢。

在這段時間中大明要和察哈爾互市的訊息也傳遍大明,大明的商人們自然是趨之如騖,只要是稍微有那麼一點兒實力的都想來摻和一手,這絕對是一個賺大錢的買賣。

同時朝廷已經公佈互市有少府統一管轄,對大明的所有商人一視同仁,歡迎大明各地的商人前往開平城同察哈爾部做交易。

這些事情全部都是印在邸報上的,這絕對是第一次在邸報上打廣告的,而取得的效果自然是極佳的,全國的商人們聞風而動。

天下間那個商人不知道和蒙古人做生意最能賺銀子,是天下間最賺銀子的生意之一,原本他們就很眼饞,但是山西的晉商勢力太大,再加上和蒙古人互市的地點就在山西,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早就將這個生意掌握在手中了,絲毫沒有其他地方商人插手的餘地了。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朝廷廣邀大明商人去開平做生意,他們終於能插上一手了,晉商還能攔著不成?更何況現在是少府親自邀請,就算是對皇帝的尊重,他們也不能不去啊!

少府代表著什麼,大家都很清楚,這裡面可都是皇上的產業啊,不過這位皇帝也真是厲害,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就將生意做到現在的程度,也不能不讓人佩服。

遍佈天下每一個縣城的信達商行,這一年多以來不知道推出了多少種好東西,尤其是那個鏡子,真是天下間的奇蹟,他們手下的工匠中即便是最有經驗的老師傅都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是讓人又驚又怕。信達商行究竟是如何做出來的?難道皇上有天授?

還有那遍及天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搶佔了大明近六成的錢莊生意,當真是可怕,逼迫的大明所有的錢莊的改變規則了,不得不和信達錢莊一樣取消了存放費、運輸費等費用。

令人慶幸的是這信達錢莊一直沒有開始貸款業務,不然那些晉商、徽商的錢莊恐怕就真的混不下去了。現在信達錢莊已經是皇上的了,他們已經不肯奈何了,只能吃一個啞巴虧。

對於這個情形,大明的普通商人們大多都是在看笑話,他們本身就長期受到這些大商人的壓迫,現在少府又沒有對他們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現在的信達錢莊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原本他們還擔心皇帝會藉助身份強奪他們的銀子,現在看來這樣的情況似乎是不會發生了,心中的擔憂也漸漸放下,畢竟這信達錢莊用起來還是相當的方便,能剩下不少!

只是,大明現在很多在經商上有一些才華的人都想進入少府,畢竟這是皇帝的產業,他們可是趨之若鶩。這讓他們有些難受,但又無可奈何,只能提高僱傭他們的工錢,以此希望將他們給留下。

另外就是現在有風聲說少府想要進入糧食行業,並且以後新作物的種子都要在信達商行售賣了,同時少府已經在大明各布政司省府修建大倉庫,這恐怕是真的,那些倉庫可真是大啊!這讓很多糧商很是驚恐。

再加上最近由於高產新作物的推廣,他們這些大商人都是訊息靈通之輩,自然知道朝廷對於新作物的推廣究竟下了多大的決心。

因此他們對於未來的糧食價格沒有絲毫的信心,於是紛紛將手中庫存的糧食給賣出去,這也就造成了大明的糧食價格一直在下降,比他們當初收購的價格還要低了,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

南方的新作物已經種植上了,光是土豆的種植面積已經有五百萬畝了,甚至還要再次增加,還有更可怕的紅薯,一切都要來不及了,就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他們可都是虧損了一大筆銀子啊!

這讓他們長長在心中感嘆,皇上您好好的當皇帝不好嗎?為什麼非要經商啊!

他們卻並不知道,不僅是他們,大明的地主們都在向外大規模的出售糧食,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可能別的沒有,但是家中的糧食卻是最多的,整個大明有糧食的人都在緩緩的向外出售糧食。

然而大明真正想要購買糧食的人卻並不多,根本不可能將他們出售的糧食消化掉,若是沒有人大規模購買他們售賣出的糧食,大明的糧價早就跌的不成樣子了。

沒錯,這些糧食相當大的一部分都被少府給買了,這個動作是朱由檢特意交代給沈繼尚的,朱由檢從內帑拿出了大量的銀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