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敢刺殺朝廷命官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多數人是沒有這麼大的膽子,他們多是向郭允厚求情,可惜郭允厚絲毫不為所動,對他們求情熟視無睹,甚至罪加一等。
對於郭允厚來說這一次的動作關係極其重大,一方面關係著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在地方上發生這種情況讓他這個戶部尚書情何以堪,即便是為了自己的顏面他也不能饒恕這些人。
這些年他擔任戶部尚書期間,朝廷每年的花銷越來越大,為了籌集銀子,他恨不得一兩銀子當做二兩銀子來花,每天辛辛苦苦、精打細算,只盼望著能夠剩下一筆銀子。
當然也有人提出加稅,而他向皇帝保證,戶部的銀子足夠戰爭開銷,以此打消收稅的想法,只為了給百姓們減輕一點兒負擔,他對大明底層百姓的艱辛生活還是瞭解一些的。
然而現在可好,有人告訴他,大明全國的數萬收稅之吏員拿了比朝廷還多的銀子,還是以朝廷的名義拿走的,這簡直是豈有此理,絲毫不把他這個戶部尚書放在眼中。
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這個訊息是從皇上嘴裡說出來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他失職,他擔任戶部尚書數年了都沒有絲毫的發現,現在皇上僅僅登基半年就發現了這個巨大的貪汙團伙,這讓他情何以堪。
到了這個時候他郭允厚才終於明白,原來本官這麼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百姓們的負擔從來就沒有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減少過。自己作為戶部尚書竟然一直沒有發現,竟然還一直是沾沾自喜!
現在一想到這些郭允厚就感覺臉皮發燙,羞愧至極,愧對聖人的數十年教導啊!
自打當初那日走出皇宮時,郭允厚就下定決心,這一次沒有人能夠救你們,所有人都畢竟收到懲處,不管你是誰,那怕是拼上自己這條命也在所不惜!
郭允厚的這個態度使得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就處置的人數已經超過萬人,被進房瓊州的已經超過五萬人,被處斬的也近千人。
雖然死在他手中的人數極多,但是由於所有的審理都被朱由檢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審理,並沒有引起百姓的恐慌。
當大明的普通老百姓在得知自己每年上交的稅賦一大半都被這些小吏拿走時,都驚呆了,他們驚愕得彷彿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
原來自己辛辛苦苦種的糧食並不是給了皇上,而是養活了這些惡狗,幾乎所有的百姓瞬間就對這些人怒目而視,有的眼睛似乎冒綠光。有的百姓想到自己家為了繳稅而不得不賣出自家的女兒,有的想到自家被餓死的兒子,所有人的憤怒了。
幾乎每一次的公審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來維持秩序,不然的話,那些人恐怕連流放都做不到就會被百姓們給活撕了。
就算如此,幾乎所有被當場處斬吏員們的屍體在散場時都被洶湧而上的百姓們給哄搶一空。
見到這個場景的各地方官員和戶部官員都深深地被震撼,這已經不是死無全屍的問題了,這恐怕連灰兒都沒有了啊。
就連見多識廣的郭允厚在經歷了數百次這樣的場景之後,每次再見也忍不住頭皮發麻!或許這就是百姓的力量。
這還是朱由檢特地要求此次辦案不採用殘酷的刑法,最殘酷的刑法也就是斬首罷了,不然的話什麼凌遲就更加的殘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