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考成法即將要實行的訊息,地方上一眾官員的反應定然會很大,不管是朱由檢還是黃立極等朝廷眾臣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不管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考成法的推行勢在必行。
事情和朱由檢等人考慮的一樣,隨著周應秋等人的進展愈來愈快,北直隸多府縣很多在剛過去不久的大計中躲過一劫的人再次被處罰,或罰俸、或降職、或被辭退回家。
各地此次處理的人數甚至比剛剛過去不到兩個月的大計處理的人還要多,就這還是在朱由檢要求此次從輕處置的背景下。
在各地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恐慌,對於他們來說,這三個多月以來,朝廷的事情就是一大堆,先是大計,被處理了不少同僚。
誰能想到之後是刑部對衙役等吏員的全面整頓,全國要被處理的吏員竟然達到數萬人!被這些吏員牽扯出來的底層小官簡直是一大堆,慘不忍睹。每次對他們進行問罪之時,各地的縣城、府城都是萬人空巷,百姓們興奮異常!
每次見到數萬人的歡呼聲,一些官員的心中直感覺恐懼,這就是百姓們的力量嗎!
原本以為事情就這樣了,已經過去了,結果呢?戶部尚書親自行動,對各地收稅的吏員再次進行整頓,這次自己的治下就比刑部慘太多了,所有人的明白,凡事牽扯到銀子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
聽說皇上得知吏員們收的稅竟然是朝廷的兩三倍後大發雷霆,直接嚇得戶部尚書請求辭官回鄉,還好眾位大臣勸諫才得以挽回。
皇上要求戶部尚書郭大人戴罪立功,還特意派出了錦衣衛協助戶部尚書全權處理此事。
於是他們就遭殃了,在郭允厚調查期間,每一個縣、府幾乎九成的收稅吏員都有極大的問題,而從中牽扯到的八九品的小官員更是數不勝數,一時間從京城向外一片腥風血雨。
不過還好的是各地的主官受到牽連的並不大,據朱由檢估計這恐怕是因為地方的基層權力基本上被各地的吏員以及他們背後的家族所掌控的緣故。
而這些地方官到任之後根本就無法管控當地的局勢,甚至都做不到將自己的手插入基層之中,也就是說各地的大多數權力都是被當地的所謂士紳所掌控。
他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已經完全在這些人的掌控之中了。
猜到這一點的朱由檢實在是倒吸一口涼氣,大明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怪不得大明的人口經過兩百餘年的和平而不上漲,據朱由檢估計朝廷能夠掌握的生產資料恐怕不到這個國家的一成。
於是朱由檢心中更是擔心戶部的人手不夠,特意調了一個錦衣衛千戶去輔助郭允厚的工作,以及從羽林軍中調集五百人以防萬一,萬一某些人狗急跳牆了刺殺朝廷重臣也不是不可能的。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地方上的多數主官是支援朝廷的,畢竟他們在其中牽扯極少,當他們得知下面的人揹著他們所做之事時,他們多是怒極,或許是憤怒他們陽奉陰違、或許是這一大筆銀子竟然沒有分給他們!
不過有了他們的配合,各地的徹查工作進行的極為順利,能做上知縣這個位置的人沒有很蠢的,他們在地方呆了幾年,總有幾個所謂的心腹,對各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