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自己這一次的出場效果還是相當的不錯,據錦衣衛奏報,軍械司內部很多工匠的積極性大為提高,也已經有人向管事的提出一些方法,雖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畢懋康也按照自己的規定,只要有用都給予了不小的賞賜。就算是在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
這支隊伍有五千的羽林軍,兩千五百人是原京營的精銳,其餘的一萬人是左鑲軍一個半月前招收的新兵,他們僅僅經過了一個半月的訓練,現在他們訓練的也都是軍紀,也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只要不細看,絕對看不出他們僅僅只是新兵。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機械動作,劈砍或刺!
左鑲軍剩下的一萬餘新兵仍然留在京城訓練,畢竟新兵的比例若是太多也容易出問題,畢竟這次的任務是不容有失的。
朱由檢也不想派這些新兵去大同,可是大明實在是沒有精銳可以調動了,遼東也正在整頓,他們直面建奴,也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這次作戰行動他們也是要出力的,輕易調動不得。
朱由檢還從寧夏鎮、甘肅鎮合計調動了一萬精兵,其中有五千騎兵去大同,相信憑藉著這一萬七千餘精銳,以及一萬新兵作為援兵也足夠了,畢竟大同鎮還有足夠的兵馬,滿桂的整頓也還是很有效果的。
再說了他們又不是和林丹汗作戰的主力,並不需要太強大,這一場仗能不能打的起來還是一個問題呢!
在這一路上盧象升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在旅途中訓練士兵,一萬新兵的訓練一刻都不能耽擱。
朱由檢給他的趕路的時間是充足的,畢竟林丹汗的最早出兵時間也是十二月初,這樣盧象升至少有半個月的時間,綽綽有餘了。
盧象升自從擔任左鑲軍指揮使後,就兢兢業業,訓練和士卒們一同訓練,嚴格遵守經過朝廷修改的各項軍紀,深深地贏得了龍驤軍上下兩萬五千餘人的尊敬與愛戴!
原本的兩千五百名原京營士卒現在在他的手中訓練了兩個月已經可以對所有人說他們是精兵了。
至於新兵們,他們本身就是礦工,身強體壯,多數還是遼東難民,訓練也就更加刻苦,盧象升對這次新招收計程車兵很滿意。再加上朱由檢時不時的來到京營轉一轉,士兵們的訓練更加的賣力。
據盧象升估計,雖然他們的訓練時間只有一個半月,但是也相當於正常情況下訓練半年時間的新兵了。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才決定派出了一萬餘人的新兵去試試水,看看訓練情況到底如何!
這一路上盧象升也是想盡辦法對這些士卒進行訓練,所有需要訓練的科目他全部訓練了一遍,而效果也是極其顯著的,當大軍抵達太原的時候,這些新兵看起來彷彿已經是飽經風霜的老卒了。
當然花費的時間也不短,當他們抵達大同城的時候,從西北寧夏鎮、甘肅鎮趕來計程車兵已經抵達大同五天了。
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月的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