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對於各地將士,將軍的封賞也陸陸續續的到達九邊各地。
朝廷的使者押送著大量的酒向邊關趕,由於這一次朝廷給所有士兵以及將領的白銀賞賜全部將透過信達錢莊來完成,沒有了大量銀子的拖累,因此他們的速度還是相當快。
最先收到賞賜的宣府總兵楊國柱,雖然宣府鎮這次並沒有打仗,但是按時的完成城池的修建也是功勞,朝廷給幹活的三萬士卒每人賞賜了三兩銀子,楊國柱也被加封了太子少師的榮譽稱號,表示朝廷對他的讚賞。
所有士卒拿著手中的三兩銀子的憑證,有些目瞪口呆,雖然朝廷的使者告訴他們用這個憑證就能到城中的信達錢莊領取銀子,但他們可不放心,難道朝廷不想發賞銀了?拖欠餉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心事重重的他們在當天晚上的慶祝活動中強自帶著笑容喝著皇帝賞賜的美酒。不知為何平日裡美味的酒在今天突然不好喝了,略微有些索然無味。
第二天頂著大大的黑眼圈前往城內的信達錢莊取銀子,萬一真的能取出來怎麼辦?
天剛矇矇亮,他們在城門外排著長隊,城門一開啟,眾人紛紛跑到信達錢莊等待錢莊開門,看著前前後後都是自己的同袍,有的還是自己的上級,眾人不由得心情略微好了一點兒,看來大家都一樣。
而城內的信達錢莊並不驚慌,他們早就準備好需要兌換的的銀子,所謂的擠兌肯定不會出現,很快,大門開啟。
士兵們小心翼翼的遞出所謂的憑證,錢莊的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進行真偽驗證,發放銀子。
看到自己手中的銀子,有的還咬了一口,發現是真的,才放下了心,原來皇帝真的沒有騙他們啊!
足足忙碌了數天,信達錢莊才將這些銀子給發出去。
而另一邊大同,朝廷的使者還帶去了盧象升的左鑲軍就在京城的一萬新兵,他們將要留在那裡。
大同這邊的軍隊可是這次的主戰力,雖然也就是打了兩天的仗,但是死在他們手中的蒙古人有數千人。
一顆人頭朝廷給獎賞五十兩銀子。朝廷這次光大同的賞銀就拿出了近三十萬兩!同樣是信達錢莊的憑證,當然這裡發生的事情幾乎和宣府鎮完全相同。
宣府這邊不管是盧象升、滿桂還是尤世祿朝廷的賞賜都很重。
冊封滿桂為陝西三邊總督,全權負責幾鎮的邊軍整頓,並且在後面配合溫體仁溫尚書的陝西移民工作。
冊封尤世祿為大同鎮總兵,負責太原鎮的整頓,同時整頓後精兵全部併入大同鎮,裁撤太原鎮。本來太原鎮就是內長城,現在邊疆再次外推,太原鎮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冊封盧象升為漠南總兵,還大駐地為為歸化城,管理範圍為塞外原東勝衛、雲林衛、鎮虜衛等諸衛所故地。並招收新兵將軍隊擴充至五萬騎兵,並准許盧象升向北隨時出擊漠北蒙古,以及向東和開平衛相連。
同時三人務必做好河套的移民工作!
在隨行小太監宣完聖旨後,三人還是有些恍惚,皇帝這也太大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