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鎮,徐光啟招待著代表林丹汗前來的使者慶格爾泰,在得知對方的來意後,徐光啟很客氣的帶著他向京城趕回。
徐光啟在宣府的事情已經作的差不多了,塞外的兩座小城已經修建完成,剩下的都是城內的一些建築的修建,這已經不需要他這個工部尚書待在這裡了。
而古北口和喜峰口兩座關隘的修建也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況且現在收回了開平衛故地,林丹汗的大部分實力仍然存在,建奴透過喜峰口和古北口入關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
三日後,徐光啟一行人回到京城,慶格爾泰也適時的向禮部官員送上林丹汗送給大明的數十匹良駒。
朱由檢也很友好的召見了這位慶格爾泰,表達了對察哈爾這次死亡將士們的悲痛,以及對大明和察哈爾友好關係的展望。
最終還是交給徐光啟和察哈爾進行了談判。在這其中察哈爾最關注的還是互市。
朱由檢不像這個時代的人認為大明和蒙古人互市就是在資敵,互市對大明來說百害而無一利。互市太重要了,憑藉著大明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很快就能將察哈爾這個小規模的經濟體給完全消化,到時候察哈爾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離不開大明瞭。
而且大明也需要察哈爾的一些商品,例如馬匹、牛羊,這些東西大明永遠都缺。
現在林丹汗也希望互市早日開通,他還想憑藉互市的存在壓一壓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察哈爾左翼諸部落了。
既然雙方都有意向,很快雙方就達成協議,互市就放在開平城,互市全年不關停,雙方的貿易量也沒有限制,大明這一方也僅僅是對鐵器進行了必要的限制。
而且在徐光啟的要求下,察哈爾允許大明的信達商行在白城開設三家店鋪。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雙方就達成了最終的協議。這還是是其中有關於雙方合作共同對付建奴的條款,在這一方面雙方爭議有些大,所以多花了一些時間。
很快,心滿意足的慶格爾泰帶著大明皇帝回賜的一些禮物,告辭離開大明的京城,準備趕回去向林丹汗彙報此次出使的成果,並且要積極準備第一次的大規模互市,互市將於三月一日正式在開平城開始。
而大明這邊,和察哈爾達成協議後,朝廷開始將大明收復河套,收回開平衛故地,並且將和察哈爾在開平城互市的訊息向大明內部傳播,這可是大大的功勞啊,,
所有的官員都與有榮焉,自然都十分積極。整的通證使秦士楨非常無語,什麼時候自己這麼受歡迎了?
早已印刷完畢的新一期邸報開始售賣,現在的邸報基本上十五日一期,這個時間基本可以做到大明的重要省份基本可以發放邸報,至於其他稍微偏遠的省份,只能看稍微過時的訊息了。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大明全國各地的識字的百姓們都會在城池內專門售賣邸報的邸報館門外排隊。
經過這兩個月來的習慣養成,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作為大明的讀書人怎麼能不瞭解朝廷大事?這個時候大明的讀書人還真是不少,因此邸報館外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