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考核方式,在最近幾年引起了很多出身貧寒的底層甜品師的不滿。
在各大美食論壇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抗議帖子,呼籲世界烘焙聯盟進行考核方式的改革。
當然,這些事並不是現在的陸羽能關心的,資格審查能不能透過都是兩說。
第二天,陸羽趁著在後廚休息的間隙,開啟手機檢視審查的進展。
柳夢圓在旁邊瞥了一眼,發現陸羽已經報名後,便和他聊了兩句。
“初級甜品師考核就這麼難,我是沒想到。”陸羽吐槽了一句。
“正常,畢竟甜品師頭銜是終生制的,難一點也在所難免。其實華國在世界烘焙聯盟裡面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甜品文化在華國也很發達,華國還曾在世界烘焙大師賽上取得過很多次好成績,所以華國報名的人就更多了。”
柳夢圓低著頭,切好一盤新的慕斯並裝袋,隨意地和陸羽說著。
聽她這麼說,陸羽想起,之前他看的那本《高甜時代》雜誌,曾經出過一個專題,專門介紹了世界烘焙大師賽。
第一屆世界烘焙大師賽,在世界烘焙聯盟成立後的第二年舉行了,從那之後,每隔四年就舉行一屆。
下一屆即將在三年後舉行。
世界烘焙大師賽採用的是團體賽制,每個國家都會派出頂尖甜品師組隊參賽。
既然是團體賽事,那這項比賽就註定了,既考驗單個甜品師的個人能力,又考驗團隊合作。
最後,冠軍團隊將會在聚集了十萬人以上的世界級體育場的舞臺中央,在全世界的鮮花和掌聲的洗禮中,舉起傳說中的赫斯緹聖盃。
那一刻,對一位甜品師來說,將會是一生的榮耀之光,也是真正的人生巔峰。
赫斯緹(Hestia),拉丁語稱維斯太(Vesta),在古希臘神話中,她是奧林匹斯山上最年長、最神聖的女神,負責執掌灶火,是家庭的象徵,又是磨坊工和麵包師傅的保護神。
世界烘焙大師賽的冠軍獎盃,正是參考這位女神的形象打造而成。
想到這裡,陸羽感嘆了一句:“不知道華國有沒有甜品師,捧起過赫斯緹聖盃。”
柳夢圓這時候點點頭道:
“五十年前,曾經有華國的傳奇甜品師團隊,為華國捧起過赫斯緹聖盃。
這事發生在1970年於法國巴黎舉辦的那屆世界烘焙大師賽,因為華國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所以華國只派出了一支參賽隊伍。
他由來自百年老字號的傳奇甜品師‘百花老人’,和他名下的四大高徒組成。在這場比賽中,這支團隊拿出了一份震驚世界的作品——‘百花繚亂’,並奪得了赫斯緹聖盃。”
據柳夢圓所說,那道名為百花繚亂的甜品,一經面世,就驚豔了全世界。
這份甜品,將華夏傳統美食的精髓理念與法系甜品的製作手法進行了完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