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好笑道:“你不去搶鏡頭?”
張朝洋搖搖頭,嘆了口氣,“搶也搶不到。”
“嗯?”周不器就有些奇怪,“你這是受到什麼打擊了?”
張朝洋實話實說道:“現在國內的版權競爭,真是越來越激烈了。愛奇藝、優酷和企鵝影片,這三家都瘋了,寧可一年虧損幾十億,也要把版權給搶到手。”
周不器很奇怪,“不是說你們達成了什麼採購聯盟嗎?就是為了防止惡性競價。”
“是達成了聯盟。”張朝洋點了點頭,“那也競爭不過啊,同樣的價錢,人家更願意賣給優酷愛奇藝什麼的。”
國內的流媒體產業的玩法,跟海外不太一樣。
國內主要是買斷制。
而國外隨著流媒體行業越來越好,版權方對流媒體版權就越來越重視,對內容版權都是隻租不賣。
就比如一部新片電影的流媒體版權。
國內的採購價格,已經暗中達成了價格聯盟。
價格聯盟其實觸犯了壟斷法,可網際網路公司都不在乎,都是在偷偷摸摸的擦邊球,行業慣例也就形成了。一部新片電影,流媒體版權的買斷價,不會超過該片票房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票房是1億,那流媒體版權的價格就是1000萬;如果票房是2億,就可以花2000萬元買斷。
可有的電影票房很高,5億、10億、20億,十分之一的版權買斷價也太高了。
所以還有封頂機制,就是最多5000萬。
不管票房幾十億,流媒體版權的買斷價封頂就是5000萬元。
國外就不同了,不允許價格聯盟的存在,那就是純競價了。一部熱映的大片,流媒體版權2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1億美元、2億美元都不奇怪。而且還不是永久買斷價,而是5年期或者10年期的授權價。
所以從版權的角度來說,國內的影片網站有很大的成本優勢。
周不器笑著說:“版權都有了價格聯盟,還是買斷制,對流媒體平臺來說已經足夠友好了。”
張朝洋搖搖頭,“國內就是人太多了,人多了有好處,也有壞處。國內的版權價格的確比國外低,可是寬頻費比國內可要高出不少。國內的流媒體平臺,寬頻費的開銷,可一點都不比版權支出少。現在直播行業不是也挺熱嘛,那些直播平臺都花巨資籤知名主播。籤主播才幾個錢啊,連總成本的25%都不到。真正的支出大頭是伺服器和寬頻費,尤其是寬頻費。”
周不器笑笑,“我早就跟你說了,在寬頻費大幅度下調之前,別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