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泰不是土包子、暴發戶。
他是知識分子,是改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後來還讀了MBA,是國家認證的高階經濟師,放在高校裡,就是博導的級別。
隨著多元化投資的失敗,他逐漸意識到了什麼。
其實這也不怪他。
多元化投資,是這幾年國內的主流商業發展趨勢。
帶起這個潮流的,就是聯想。
柳老總把聯想分拆成了聯想控股、聯想集團、神州等幾塊業務,又透過聯想控股操持了十幾個產業,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自身地位。
後來,國內另一大跟聯想齊名的科技巨頭方正集團,也這麼搞了。王玄院士是科學家,但他做企業不行,債臺高築又沒有利潤,危機四伏。
北大方面就做出決策,把方正的創始人、兩院院士、國內最著名的電腦科學家王玄院士給擠走,然後開始了多元化發展路線,金融、證券、服務、通訊、地產、工業、外貿等等。
目前來看,做得也非常成功。
有了這倆國內頂流巨頭的帶動,民間就誕生一大批的多元化集團。
可實際上這是條歪路。
等過一些年,除了聯想控股在柳老總的帶領下做的不錯,大多數多元化集團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危機,連方正集團這種超級巨頭都要面臨破產。
多元化集團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有一套堅持的經營理念。有了一個宏觀性的理解,就可以對每一個行業提綱挈領的指揮。
可絕大多數的企業老闆根本沒有那麼深刻的商業認知,沒法做到融會貫通,又缺乏對一些細分行業的理解,就容易出問題。
石國泰沉默了許久,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現在看來,多元化的發展,的確是錯了。”
周不器笑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咱們不是在外灘那邊做一個商業地產專案嘛,這就很好。以此為契機,進入地產行業,用心的發展下去。”
石國泰道:“可是想把資金撤回,不那麼容易。”
周不器理解了他的意思,平靜的說:“3個月內,我可以幫你籌到5個億。”
“什麼?”
石國泰愣怔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
周不器笑著說:“叔叔,要不這樣吧,咱們組一個房地產股份公司,你把外灘那個地產專案放進來,再想辦法在12個月內籌5個億。我再給你拿5個億,基本就沒問題了。”
“你那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嗎?投房地產?”
“不,這是我個人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