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婧琳的老爸叫石國泰,在八十年代以五萬塊錢起家,一開始是在浙省做塑膠廠,逐漸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雙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產基地,慢慢地形成了很有規模的化工集團。
兩年前巔峰時,國內的富豪榜上排名第13位,魔都第二大富豪。
不過,這兩年多元化投資,開始涉足工業、外貿、金融、通訊、房地產、礦產、服務業等有點敗家了,財富嚴重縮水。
晚飯過後。
該寒暄的也都寒暄過了,親戚們都離開了,就該談點正事了。
石國泰就把周不器一起去了書房。
周不器的建議,是放棄所有支線業務,只保留化工廠的大本營,以及房地產的新業務就夠了。房地產這行做的是人脈,沒啥技術含量,以石家這麼多年的積累,想做起來不難。
其他的那些業務,該賣的賣,該關的關,全部放棄。
虧是肯定虧慘了。
但斷臂而生。
保住化工業的主業不動搖,常識性的做一些房地產開發,這就夠了。尤其明年就經濟危機了,地價會跌。
更重要的是,國家為了救市,推出了4萬億計劃,主要就是大基建。
超發的貨幣,房地產成為了最大蓄水池,房價在急劇攀升。
“唉!”
石國泰長嘆一聲。
周不器猜出了什麼,“資金有問題?”
石國泰很為難的點了點頭,“就算從那些業務中撤出來,損失也會超過70%。兩年前,我準備了30個億做多元化發展。其中10個億做外灘那邊的商業地產了,剩下的基本都……”
也就是說,除了這10個億已經投進房地產的資金,剩下的20個億,最多隻能撤回6個億。
對企業價值和個人身家來說,都是有泡沫放大效應的。
30億現金流的企業,可能會估200億的財富。
虧損了10個億,財富不是減少10個億,可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清掉了泡沫,可能是估值是少了100個億。
周不器稍作沉吟,“叔叔,你到底是什麼想法?到底想不想做房地產?”
“嗯?”
石國泰深深地看他一眼。
周不器道:“我跟泛海的盧老總、萬通的馮老闆關係都還行,他倆都算是國內地產圈巨擘級的人物了。如果你想做,我讓他倆幫忙,每人派幾個得力的幫手,甚至副總級的高管過來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