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破舊格局,就得掀桌子。
讓所有付費軟體統統去死!
網際網路的精神就是免費。
免費推廣之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地做大做強,形成品牌口碑,擁有巨大的流量。有了流量,就等於有了一切。
付費軟體是靠著賣產品賺錢,免費軟體是靠著吸引流量,然後透過流量運作來賺錢。
微點防毒就是一個剛需市場。
可是沒法在日本搞。
風險太大了。
在日本,網際網路產業發展不如國內,但是軟體行業比國內強很多。其實就是市場經濟形勢下的市場導向。
在日本,沒有盜版軟體,開發軟體賣錢,是最簡單最便利的盈利模式。網際網路都是免費的,只能靠吸引流量賣廣告賺錢……那真是太複雜了,創業失敗率太高了。
還是開發軟體更穩妥、更靠譜。
國內不一樣,盜版軟體橫行,開發軟體賣錢就是一條不歸路,國內幾乎所有的通用軟體都是免費的。
付費了,要麼沒人用,要麼用盜版。
就導致國內的軟體行業發展緩慢,精英的IT人才都跑去做網際網路了。做網際網路雖然很困難,模式複雜多變,風險極高,但也比做軟體靠譜。
哪有錢賺,人才就會在哪扎堆。
不同的國情環境和市場形勢,導致了中日IT圈不同的格局。
日本的IT精英都在軟體行業。
防毒軟體當然就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防毒軟體是剛需!
據唐斌辰所說,日本的防毒軟體公司,有120多家。一套防毒軟體每年的費用,大約會在3001000華夏幣之間。
金山毒霸賣的很便宜,還不到200華夏幣,所以在日本銷量很不錯。可這樣的價格,已經是國內的兩三倍了。
由此可見,在日本IT市場裡,軟體行業蘊含著巨大的利益空間。
紫微星剛剛進場去日本發展,要是一出現就把防毒軟體這個大市場給掀桌子了,推出了免費版的微點防毒……
得罪了這麼多同行,那就麻煩了,說不定很快就要被人趕走。
微點防毒沒法在日本免費化運作,這就讓紫微星的“免費+流量”模式有力使不出,只能苦哈哈的找軟銀幫忙,牽線搭橋跟雅虎日本合作。
藉助雅虎日本的流量來發展自身業務。
可眼下不同了。
UC來了!
手機瀏覽器,也是一款剛需產品!在移動網際網路還沒發展起來的早期,手機端的上網行為,幾乎都要透過瀏覽器來完成,是必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