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辰啟程去日本了,開啟了第二次職場之路。
這一次,他躊躇滿志。
臨行前,還擲地有聲的告訴周不器:“不征服日本市場誓不還!”
周不器就笑著安撫他,“征服了日本姑娘,也算征服。”
唐斌辰離開了。
是灰溜溜的被趕下臺,然後去海外尋找機會證明自己。
不過這事還沒完。
作為大老闆,他不能縱容這種底下人拱火把頂頭上司掀翻下臺的行為。群眾效應就是禍亂之源,要給張一明和梁儒波一點小警告。
朋友網的鐵板一塊,周不器默許了。
不過併入社交事業群的新產品o,卻不能納入他們這個鐵板體系裡。否則這個團隊的力量就太強大了,以後說不定就要左右別的事業部門。
周不器的做法,是升職與減權。
梁儒波升職了,變成了社交事業群的執行副總裁,是僅次於張一明的二把手了。如果做的好,一年之內就會接班。
不過,還有另一層減權。
紫微星內部組成了三個o團隊,同時做這個專案。最終勝出的是梁儒波的團隊。
把梁儒波帶隊做出來的o作為最終的正式版,這無可爭議。
按理說他要繼續兼職帶這個團隊才對。
可週不器卻選擇了付紅亮,把梁儒波架起來了。
這不僅是權術的運用,也有多方面的考量。
評價報告已經顯示了,說是付紅亮帶隊做的o雖然被梁儒波帶隊做的o給比下去了。可這不能說明付紅亮的能力不行。
付紅亮輸,是輸在了技術不夠,他做的o,bug太多,經常會出現卡頓和閃退。因為他的團隊成員,是應屆畢業生和大四實習生為主,都是新兵蛋子。
梁儒波的團隊裡,是從朋友網挑選了一批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
技術就決定了,梁儒波做的這版o,更穩定、更流暢。
可付紅亮做的o也不乏亮眼之處,他的很多產品設計,在評價報告中多處標註了“驚豔”二字。甚至比梁儒波做的那款還多。
一款優秀的產品,技術是毛坯房,設計是精裝修。
毛坯房的堅固是底層邏輯,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