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就很驚訝,「Kakao也沒有期權池?」
金凡秀道:「沒有,不需要。我知道矽谷的科技公司,都是靠長期的股權激勵來激發員工的動力,可是韓國不一樣。」
周不器道:「我們國家也有。」
金凡秀笑著問:「日本有嗎?」
周不器道:「有……有吧?」
金凡秀解釋道:「日本大部分的公司都沒有,也許京淘有,但我認為真的沒必要,京淘完全可以取消這部分的開銷。」
「理由呢?」
周不器覺得他的這番話有點反常識。
金凡秀道:「這可能是文化的差異吧,我們的員工更喜歡的是落地為安,至於未來的靠著股票一夜暴富的夢想,在絕大部分人
來看都很不現實。」
周不器似乎明白了幾分,「這是大國和小國的區別。」
金凡秀不太同意,說道:「我覺得跟國民生態和經濟活力也有關。韓國的經濟都是壟斷型的,都被財閥巨頭把持著。中美的經濟活躍,很多年輕人都對未來有美好的理想和抱負,很多人都有著創業的激情和追求。但是韓國不行,日本也一樣。社會的經濟結構已經固化了,年輕人們……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看不到未來。」
「嗯。」
周不器覺得深受觸動。
雖然韓日都很發達,人均收入都很多,可聽金凡秀的這番分析,忽然覺得他們的年輕人都是那麼的可憐。
年輕啊!
年輕多好?
可以輕狂,可以奔放,可以熱血豪情,可以對未來大膽地暢想……英法德的歐會豪強可以這樣,美國、加拿大可以這樣,國內也可以這樣!
可是,韓國不行!
哪怕他們看起來是發達國家了,人均收入更高了,可是從更高的精神追求來看,錢財如糞土啊,年輕人連理想都沒了、連追求都沒了,就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眼前生活了,那得多悲涼?
用開玩笑的話來說,就是韓國人一輩子都是「出生在三星的醫院,在三星的學校讀書,畢業後去三星工作,死後去三星的殯儀館火化。」
一個人的一輩子,一眼看到頭。
從這一點上來看,南北朝鮮,又有多大的區別?
公司薪酬結構裡的期權激勵,主要就是為未來、為理想做出的鼓勵。很多優秀的人,都是寧可少要點錢,甚至不要錢,去獲得更多的期權或者股票。其實就是以現代的代價去兌換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對個人來說「畫大餅」,從一個群體來看,就是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