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867章 車載作業系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67章 車載作業系統 (1 / 2)

關於貼牌機的業務,周不器對此可太熟悉了,這幾乎是他開創出來的新的商業模式。

愛斯達和現代的合作,就是這種模式。

現代的手機已經不行了,而愛斯達一個外國品牌又很難打入韓國市場,最後索性是雙方聯合,把愛斯達的手機貼上「現代」的牌子,然後在韓國市場中銷售。

這種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現代的手機在韓國市場的份額穩穩超過20%,雖然跟三星還有很大的差距,可至少能存活下來了,每年都能有幾億美元的利潤,兩家平分也美滋滋。

周不器本以為程歲宗出任黑莓的CEO後,會直接把黑莓的手機業務賣掉。

卻沒想到他要採用的是貼牌方式。

很有可能就是從自己這裡學過去的。

至於跟誰貼牌,肯定是要從國內的手機廠商裡面選。一方面他是華人,跟國內有密切的關係;二來也是國內的手機很爭氣,物美價廉有競爭力。在國內的這些手機廠商裡,要選擇誰?

除了愛斯達之外,最好的選擇就只有兩個。

要麼是聯想,要麼是華為。

只有這兩家是國際化的大公司,在海外有名氣有影響力,還有多年的運營經驗和銷售渠道。

不過,華為要首先排除。

華為的業務向來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做,甚至華為的海外業務的負責人,也都是從國內外派出去的,國內外統一使用的都是「華為」的品牌。聯想則是投機取巧風格商業運作的標杆,採取的是跟華為相反的策略,外國的業務主要就是依靠外國團隊、外國品牌。

在PC領域裡,尤其如此。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收購IBM的電腦事業部了,這筆交易過後,讓聯想直接就擁有了ThinkPad這個頂級的品牌。聯想的電腦常年保持全球前三的地位,海外市場的「聯想」牌電腦銷量比較有限,主要銷售的是ThinkPad。這幾年聯想開啟了日本攻略,採用的也是同樣的策略,去日本市場收購了富士通和NEC,據說還要對索尼下手,以日本品牌的名義來開拓日本市場。

本質上就跟愛斯達貼牌現代去攻略韓國市場,是同樣的路數。

區別是貼牌是細水長流,如果業務做好了,以後每年都要連續不斷的給現代利潤分紅;品牌收購則是買斷制,上來就交一大筆錢,以後業務做的好不好、賺了多少錢,就都跟對方無關了。

可即便如此,當下國內的手機廠商裡,除了愛斯達,在海外市場做的最好的就是聯想了,其次是中興。主要就是因為這倆公司的品牌更容易被外國人接受,前者是「Lenovo」,後者是「ZTE」,更像是外國品牌,更容易被外國人接受。

就比如現在的美國手機市場。

iPhone佔據了52%的市場份額,三星佔據了18%的市場份額,Aster佔據了12%的市場份額,摩托羅拉佔據了9%的市場份額。

這是前四名,共佔據了美國市場91%。

第五名是黑莓,市場份額3.9%,第六名是Lenovo,市場份額1.8%。

由此可見,黑莓盯上了聯想,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在PC市場陷入飽和、增長乏力的時候,PC巨頭都在努力轉型,戴爾退市了,惠普向軟體服務商轉型還被英國人給騙走幾十億美元,聯想則是轉型去做手機。

區區1.8%的份額,顯然不滿足他們的胃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