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孟秘書長就有些忍俊不禁,心說這小子野心可真夠大的,“別說世界第一了,只要能走出國門,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你規劃的這個圍繞著電動車的大戰略就算是成功了。”
周不器就很有信心,“如果僅僅是這樣,我現在早就去度假了,才不會勞心勞神的參與這些事。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對汽車產業有更充足的信心,更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更遠大的全球目標。”
孟秘書長點了點頭,笑著說:“你不是一直在推動開源嘛,按照你們的理論,真要是做成了世界第一……那不是要放棄開源策略了?”
“不!”
周不器不認可這個觀點。
“嗯?”孟秘書長就有些吃驚,“剛才會上,這不是你們剛才說的?”
周不器笑道:“這是他們說的,我保留意見。”
孟秘書長就很奇怪,“不是你說的微軟、谷歌、亞馬遜的很多有著領先優勢的產品,都不會放棄核心機制的獨立性,都不會開源嗎?尤其是蘋果,蘋果不是一直在拒絕開源路線?”
周不器道:“的確,蘋果堅持對產品的很多元件進行定製化設計,只要產品好、市場認可,定製化設計的元件可以給科技公司帶來巨大的好處,讓對手公司無法直接採購這些高效能的定製元件,因此也就很難抄襲。不過,這類的策略也有很大的弊端和風險。這種專屬的定製化設計,就會讓元件和配件缺乏靈活性。如果無法準確預測訂單數量,就會產生可怕的後果。少了,要匆忙組裝產品,還得現去生產零部件;多了,就會庫存積壓。所以這些年iPhone新品上市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消費者連夜排隊搶購的場面。其實就是新品在市場層面的風險和預測。當一款新品推出的時候,他們不敢冒失的直接上大訂單,得先推向市場看一下反應,把資料和模型整理出來之後再大規模的量產。”
孟秘書長點頭道:“量產不僅可以帶來更大的成本優勢,還可以有更多的運作上的靈活性。”
“量化是製造業的最終答案。”
周不器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看法。
就像是高通的晶片。
這是通用型的。
愛斯達、三星、LG、華為、中興、小米、索尼、黑莓等等手機品牌,都可以去使用高通的晶片。這樣一來,很多手機公司在運作的時候,就很靈活了,訂單風險也小了很多。
比如愛斯達的新品手機,跟高通下了1000萬片的晶片訂單。
一旦市場出了意外,這款手機遇冷了。
就可以及時處理。
這1000萬塊的晶片訂單就可以無障礙的取消,因為這樣的晶片愛斯達不用了,別的手機廠商一樣需要用,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轉接就行了。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手機的庫存風險,不至於簽了一個大訂單之後賣不出去,導致都囤積在了倉庫裡毀了現金流。
過去這二三十年裡,很多電子產品就是毀在了庫存積壓上。
比如曾經威震天下的電腦巨頭康鉑,也就是現在蘋果CEO庫克曾經工作過的那家公司,就是一次的戰略性失誤,導致大量的商品滯銷都壓在了倉庫裡,現金流直接就斷掉了。
一代科技巨頭瞬間就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