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矽谷這邊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助運營商們去克服OTT恐懼症,還真別說,扎克伯格的眼光還真好,發現了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就是太損了。
這是欺負運營商的那些人不懂網際網路,可勁的往死裡坑啊!
FacebookMessenger通話服務,可以使用法國運營商Orange的語音網路,就相當於擁有了一條共用的專網專線,這是佔了大便宜。
可是運營商呢?
得到了什麼好處?
作為合作條件,Orange可以請Facebook幫忙,為他們開發一款移動支付工具,並且享有這款移動支付工具未來30%的利潤……
簡直是離了個大譜!
在國內,微信不可能去共享聯通的資料網路,即便如此,微信也要跟聯通合作,幫聯通開發他們的支付工具沃支付呢。
可是,沃支付會由聯通全部控制,未來的所有利潤都會由聯通100%地擁有,跟紫微星沒有任何關係。
相比較之下,就會發現法國運營商Orange面臨的簡直就是一份不平等協議,如同被Facebook奴役了一般。
周不器是做網際網路的,從立場上來看,他肯定站在網際網路行業這邊去對抗運營商行業。
可Facebook的這波操作,他真是有點看不下去。
太欺負人了。
把運營商當傻子糊弄啊!(寫也不敢編出這麼荒誕的協議,可這是真事。)
嗯……
這大概跟歐洲的網際網路環境有關。
那邊的網際網路水平相比於中美實在落後。中美的運營商雖然也不怎麼懂網際網路,但耳濡目染之下,至少也能瞭解一些,歐洲那邊就實在抓瞎。
Facebook作為一家美國公司,不在本土去找美國的運營商籤這樣的協議,卻跑法國去了,估計也是想打這樣一個資訊差。
陸器道:“這跟歐洲的大環境有關,電信行業的競爭很激烈。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葡萄牙、義大利等等國家,都有各自的運營商巨頭,早期還多少都有點國企背景,這些年彼此間不斷的相互兼併、吞噬,競爭環境要比中美、韓日這邊複雜多了。”
周不器能夠理解,“Orange這是想攀上Facebook的高枝?”
陸器笑道:“對,應該是這個意思。現在的運營商處境越來越尷尬,已經面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瘋狂擠壓。Orange應該是想換一個思路了,透過跟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來推動業務上的轉型。”
“與虎謀皮!”周不器搖搖頭,“找誰不好,去找美國人……”
陸器道:“網際網路的衝擊太大了,這麼緊張的時期,做出一些變形的決策都是難免的,好在那邊也沒魯莽,放出了風聲,看看外界的反應。”
“哦?反應怎麼樣?”
“挺積極的。”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