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振奮道:“這果然是一個關鍵資料!智慧手機是大勢所趨,只要這4億功能機的使用者未來買了智慧手機,那麼他們大機率也都可以轉化為UC瀏覽器的使用者。”
張一明笑道:“對,尤其是1.4億海外使用者,會引起微軟的高度重視。要是這1.4億功能機使用者未來都能轉化成微軟的移動端使用者,就會是一筆巨大的使用者資產。”
周不器眯起眼睛,沉吟著說:“去年,微軟以8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社交產品Skype……”
張一明當即道:“對,從總體的使用者規模來看,UC瀏覽器並不比Skype少太多,日活、月活甚至都要更高。唯一的缺點,就是UC瀏覽器的海外使用者規模要比Skype少很多。”
就全球的科技大環境來說,國內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以至於國內使用者的重要性都要有所降級。
從很多跨國大公司業務的細分財報上就可以看出來,營收一欄往往分為兩塊:一塊是大陸區的收入,一塊是除大陸地區之外的全球收入。
國內和海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玩法,在戰略、規劃、業務、流程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區別對待。
影視行業也一樣,好萊塢的電影在統計海外市場票房的時候,是不包括大陸市場的。
大陸票房要單獨列出來一個表格,單獨統計。
比如某一部好萊塢大片,英國票房5000萬美元,日本票房1億美元。這很簡單,一下就能看出來這部電影在日本可以賺到比在英國更多的錢。
可是,假如大陸票房是2億美元,日本票房1億美元,哪個市場更賺錢?
這就不能簡單判斷了。
就票房分賬來說,大陸的2億美元票房分賬,和日本的1億美元票房差不多。而隨後的周邊版權和衍生版權收益,那就是天差地別了。
電影票房越高,相關的周邊版權就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往往會呈現一定比例的正相關。比如一部電影在某一個國家的票房分賬收入,應該跟這個國家的電視轉播版權收入持平。
這是正常邏輯。
但是大陸地區就不太行,不適用這套標準。央視6套給你5萬塊錢,要買電視版權,賣就成交;不賣……哼哼,別想找國內的任何一家電視臺合作!
因為存在著這類的特殊性,為了避免資料混合給決策者造成的誤解,所以各大公司在財報統計的時候,都會把大陸地區單獨列出來。
就UC瀏覽器來說,國內使用者的資本價值會比海外使用者低一些。
Skype能賣出85億美元的天價,是因為Skype在國內受限,大多數都是海外使用者。
就這一點來說,就算微軟想整體性地收購UC集團,報價也會遠遠不及Skype。
周不器考慮的其實不是自家的UC瀏覽器,而是換位以微軟的立場來看待當下的業務格局,緩緩的道:“微軟的MSN不太行了,所以要不惜代價的收購Skype,一方面是填補MSN留下的業務空白,一方面是積極地佈局移動端。同樣的道理,微軟的IE瀏覽器也不太行了,他們肯定不會甘心放棄這個市場。”
換位思考是商業合作的基本素質,張一明順應著說道:“對,要是能把UC瀏覽器和Skype的使用者結合起來,以這兩款核心產品為依託,說不定就構建起微軟在移動端的產品矩陣了呢。”
周不器笑笑,“嗯,應該給微軟這個做夢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