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哪有這樣的優勢?
讓普通人來眾籌參與,那就是在撞大運,稀裡糊塗地沒有任何參照地就把錢給投進去了,虧損的風險就會大大地提高。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個人的能量。
影視行業裡亂象很多,很多劇組的製片人、導演、主演們都是心狠手辣,聯合起來去坑投資人……買一個道具電腦,花3萬塊;買一個道具手錶,花30萬。
電影或者電視劇拍完了,能不能上映,不好說;上映了,能不能賺錢,不好說。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只要專案啟動了,劇組的製片人、導演、製片主任們、核心主演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一部戲片酬隨隨便便都是幾千萬,甚至上億……
這錢都是哪來的?
要麼是從外行的投資人那裡找來的,要麼就是從普通人那裡眾籌來的。
正兒八經的好專案,片酬反而都比較低。
有些時候遇到了坑錢專案,投資人能迅速地反應過來,就及時止損地中途撤資了。要是自身的權益受損太嚴重,還可以去起訴對方。
可是眾籌就不行了。
那些普通人投資者,沒有任何的話語權,甚至完全被矇在鼓裡,合法權益就會受到嚴重的侵害。
從理論上來看,眾籌的確是一種全新的集資方式,可以成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性的工具。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那真是處處雷點。
婕妤傳媒是一家正兒八經運營的電影公司,任何一點旁門左道都沒必要。徐百卉這個靠著眾籌股東的宣傳來為電影造勢的想法,其實是對的,但執行階段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周不器道:“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引導有錢人來投資,引導普通人來消費。你這別搞反了,讓普通人來投資,他們怎麼可能會懂?”
徐百卉輕聲道:“有些人會有這種興趣。”
“那不叫興趣,那叫衝動。”周不器不這麼認為,“就像買股票似的,買股票多難啊,普通人哪能看清楚一家公司的好壞?美國幾十年前也有很多散戶參與,後來這些散戶都被資本巨頭給吃乾淨了,市場就越來越成熟了。現在美國的股民都是買基金,讓專業的基金經理來挑選股票。”
“嗯。”
徐百卉點了點頭。
周不器道:“電影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向,要是眼光好,回報率極高。可是普通人哪有這種眼光,讓他們直接以眾籌的形式參與進來挑選專案,最後肯定都是血本無歸。要是真要搞眾籌,那也行,別給選擇權。就像買基金那樣。”
徐百卉問:“那怎麼操作?”
“婕妤傳媒把所有的影視專案都打成一個包,拿出一定的投資份額讓普通人參與進來眾籌。”周不器瞟她一眼,“這可能嗎?你會願意?”
徐百卉就哈哈一笑,“不願意。”
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