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解決?”周不器覺得有點誇張,“怎麼解決?”
徐百卉道:“眾籌,你知道吧?”
“我去!”
周不器又好氣又好笑。
“怎麼了?”徐百卉就有點奇怪,“你知道嗎?”
周不器就很無語地說:“幹啥不知道?我還有機會參與進去呢!”
徐百卉就不懂了,“參與什麼?”
周不器道:“你知道眾籌這個概念是哪來的麼?”
“好像是從美國傳來的吧……”
“對,就是美國,有一個創業公司,做了一個眾籌網站。本來還有人找到我,希望我去投資這個專案呢,我沒答應。”
“這樣啊。”
徐百卉見他這麼熟悉,就不班門弄斧了。從他的態度也就能看出來,似乎對這套模式不太看好。
周不器道:“做事需要錢,傳統的來錢方式是從銀行貸款,後來矽谷這邊又出現了風險投資。可08年次貸危機之後,銀根緊縮,市場裡就沒錢了。很多專案都拿不到錢運作不起來了,就有人展開了奇思妙想,要透過眾籌的方式來籌款。”
徐百卉道:“這樣啊,這模式不行嗎?”
周不器道:“理論上是行,可是執行層面太難。一來是眾籌的物件面向的都是普通人,這些老百姓手裡有什麼錢?就像你要眾籌搞電影似的,本來做電影的風險就大,老百姓手裡的餘錢又不多,還讓他們來投資……這跟坑人有什麼區別?”
徐百卉扯了扯嘴角,“沒那麼嚴重吧,眾籌的概念是從去年引進到國內的,一下就火起來的。百度好像還專門推出了一個眾籌的平臺。”
周不器很不客氣地說:“國內就更不行了,投資有風險……眾籌這玩意,比正常的投資風險還大,因為還要額外承擔一部分的平臺運營成本,以及捲款跑路、資金挪用、缺乏監管的各種風險。這套模式根本不行。國內不行,美國也不行。”
徐百卉沒想到自己剛提出了一個概念,就直接被周老大毫不留情地給否了,很可惜地說:“眾籌跟電影結合起來,效果真的很好呢。那些參與眾籌的投資者,對電影來說就都會成為重要的推手,為了投資成功,他們都會不遺餘力地幫忙推廣。如果吸引了2萬、5萬的眾籌投資者,透過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和推動,那麼電影專案在營銷的時候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周不器瞥她一眼,“讓影迷來投資你的電影,這得是多大的信任?這麼寶貴的信任,就都耗費在眾籌專案裡了?”
“呃……”
徐百卉怔怔說不出話來。
周不器道:“就算你有明星的吸引,很多粉絲都是衝著明星去參與眾籌的,那也是飲鴆止渴。一次行,兩次行,要是連續虧個兩三次,那粉絲對明星的好感可能就消失了,反而得不償失。”
徐百卉輕輕頷首,“也是。”
周不器道:“電影眾籌只是一方面。我之所以不認可眾籌的模式,因為對普通人來說,他們有著跨越不了的資訊差屏障。你要是找一些大老闆去投資電影,這天經地義,找得越多越好;你要是找普通人,這就有點欺負人了,就是把他們往歧途上去引導。在保護個人權益方面,也不在一個層次上。”
一來是大老闆有錢,投資電影虧損了,對其影響也不算太大。
二來是資訊差。
大老闆在行業裡可以有更多的人脈,可以從更多元的渠道瞭解到這個電影專案的資訊,從而作出最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