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279章 婚姻的捆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79章 婚姻的捆綁 (1 / 2)

怎麼提高Helo的流量?

就要給這款產品尋找新的需求功能,使用者不僅在社交的場景需要使用Helo,在其他更多的場景下,也需要使用這款產品。

跟電影結合,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要推進的就是購票網站Fandan和AMC院線的合作,這個過程中難免也需要找自助售票機的生產商NCR去合作。

正常的電影自助售票機,都需要院線方花錢,去從商家那裡購買。這類的機器可不便宜,一臺售價少說也要3000美元。AMC院線在北美有600多家電影院,每個電影院放置34臺自助售票機,再額外定製一些服務,這就是將近1000萬美元的支出了。

不僅如此,萬達野心很大,買下了AMC院線還不滿足,他們接下來還會去歐洲收購幾家大院線,要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院線集團。

再加上國內的萬達影院,總共加起來可能就要幾千家電影院。

都由他們自家出資來採購自助售票機,這投入就太大了。

跟Fandan合作就不一樣了。

雙方可以一起出錢,一起買。

前提是定製的這批自助售票機,要配套上Fandan的一些功能,尤其是要跟Helo適配。

比如,如果影迷在Fandan上完成了線上購票,怎麼去線下取票?

可以給自助售票機中增加一個二維碼閱讀器,從而透過二維碼資訊來確定網上的購票資訊,從而出票。

比如,有的影迷想線下透過自助售票機來購票。

傳統的方法是刷卡。

電影院搞一個自家的會員卡,影迷向會員卡里進行充值消費……這就太麻煩了。直接用手機掃碼,使用Helo支付完成交易,這就大大地提供了便利性。

如此一來,就完成了從電影向Helo的引流,就可以極大地提升Helo的活躍度了。

而一款產品的流量往往跟產品黏性成正比。

哪怕是強迫性的流量。

就比如Helo支付,哪怕使用者開始不喜歡Helo,可他總會使用Helo支付,時間長了,他也就習慣了Helo,就成為Helo的忠實使用者了。

國外的那些社交產品,除了Facebook長盛不衰,其他那些社交產品都是一茬換了一茬,一代新人換舊人。

表面上看,是國外的創新性更強,總是能開發出有趣的社交產品,實際上就是產品的屬性太過單一了。

Facebook能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沒法被取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不是純粹的社交產品……很多人其實早就想放棄Facebook了,可Facebook提供的除社交之外的那些功能著實強大,讓人想放棄都不行。

Helo作為紫微星國際的核心產品,想要永葆青春,就得像吸血鬼一樣,不斷地從其他領域吸血來保持自身的年輕。

Helo支付去年就上線了,這是一個支付平臺,已經有十多家線上支付產品都入駐其中。

線上支付體系搭建好了,接下來就可以朝著更多線下的領域拓展了,去“吸血”來保持自身的青春。

先下手的就是電影。

圍繞著Helo跟電影的結合,周不器對高管們闡述了一整套的做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思路,對免費產品來說,流量就是第一競爭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