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278章 不落的帝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78章 不落的帝國 (1 / 3)

周不器把這麼多高管都叫來了洛杉磯,可不是為了讓大家研究電影。而是以電影產業為切入點,闡述一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應該努力開拓的流量玩法。

尤其在當下Helo推出了朋友圈,紫微星國際和Facebook要展開正面競爭的時候。

這種社交類的平臺,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

先是產品吸引使用者,然後廣告主來投放廣告,從而讓這些使用者關注到自家的產品。

廣告商青睞什麼樣的產品?

使用者規模大並不是核心要素,最重要的是活躍度高。

一款產品有1億使用者基數,可日活只有10萬;另一款產品有1000萬的使用者基數,但日活達到了50萬。

從廣告效果來看,顯然是後者更具有優勢。

日活少了,就說明產品的吸引力下降,使用者在漸漸地遠離;日活高了,就說明產品的吸引力很強,深得使用者們喜愛。

深得使用者喜愛的產品,產品中的廣告當然就會有更好的推廣效果。

在“日活”的概念中,也有更細的劃分。

比如有的產品平均每天的使用時長是3小時,有的只有30分鐘;有的產品使用者每天要開啟10次,有的產品每天只開啟1次。

使用時間越長、開啟頻率越高的產品,就意味著更受使用者的喜愛。

使用者喜愛了,廣告主也就會更加地青睞。

這些概念的背後,其實就是“流量”。

哪款產品的流量大,就意味著使用者更喜歡,就意味著可以爭搶到更多的廣告主。紫微星國際和Facebook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流量的競爭,就是對廣告主的競爭。

雅虎這幾年的頹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廣告主都跑了,都跑去谷歌和Facebook上打廣告了。

從使用者規模上來看,雅虎在北美地區跟Facebook其實差不多,只是頻率太低了,也就意味著流量太低了。

很多Facebook的使用者,一天可能登入十幾次,陶醉於跟好友間的不斷互動往來。雅虎就沒有這樣的功能了,雅虎新聞就那麼多,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就再沒有訪問的必要了。

所以改造雅虎的三個核心思路:一,朝著使用者下手,要把雅虎改造為大眾化的產品;二,朝著內容下手,要引進更多的第三方的新聞內容,讓雅虎媒體平臺上的新聞“無窮無盡”,怎麼看都看不完;三,朝著推薦機制下手,不能以時間線來排列新聞了,要永遠都給使用者推薦他沒看過的新聞或者舊聞。

所以,就可以提綱挈領地拿出核心思路了。

周不器道:“怎麼讓我們的產品在流量上超過Facebook?在吸引更多使用者的同時,也要讓那些存量使用者提高產品的使用頻率。移動端的產品,最大的流量往往都是來自碎片時間。在這有限的碎片時間裡,我們就應該想盡更多的辦法,讓使用者來開啟使用我們的產品,而不是別人家的產品。”

大家都是坐在Fandan的會議中心裡。

有點小。

開著空調,大家隨意地坐成一圈,倒也顯得比較悠閒自在。

可討論的話題一點都不清閒。

鄭曉麗初來乍到,就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很主動地發言,“移動端的產品,誰能抓好碎片時間,誰就能脫穎而出。在碎片時間裡,使用者不可能去奈飛上看一部2小時的電影,也不可能去玩1個小時的大遊戲。一定是更多細碎的內容。比如看一會兒新聞,看一個23分鐘的短影片,玩一會輕鬆的小遊戲,翻一翻朋友圈,或者回復幾個朋友的資訊。”

陸器深以為然,點了點頭,“其實不僅是移動端的產品。Facebook能在短短几年時間就做出這麼大的規模,並且成功上市,本質上就是抓住了在PC端碎片時間的利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