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早就想對此作出改變了。
不過時機不太成熟。
想把“網際網路+電影”做好,還是要等移動業務發展起來,前幾年還差點勁。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院線方的態度。
美國的電影院很多都有著幾十年的悠久歷史了,經營模式既傳統又僵化。
對這種線上購票的模式不以為然。
所以Fandan發展遲緩,就受到了這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很多電影院都不願意跟他們合作,不願意讓影迷線上購票。
現在則不同了。
萬達出現了!
萬達完成了對北美第二大院線AMC的收購。
在這個過程裡,周不器可沒少幫忙。
所以交易完成之後,Fandan和AMC院線第一時間就達成了合作。從今以後,AMC院線裡的所有電影票都可以在Fandan上購買。
圍繞著“網際網路+電影”,周不器有一個大計劃,是一個更大的全域性性的系統性工程。
一箇中式的網際網路思維。
這一套在美國這邊絕對可行。
就比如Snapchat在美國這邊做得這麼好,卻始終賺不到錢,向微信拜師學藝,經過了企鵝公司的一番指點,他們才茅塞頓開,原來還可以這樣做生意!這才找到了盈利模式,推動了公司的上市。
又比如支付寶。
後來美國這邊的所有金融支付類產品,基本都是拿著支付寶的模板在學習,從中選取一兩樣商業上的創新點,就足以大殺四方了。
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國內的網際網路在技術層面比矽谷還是要差很多,技術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產品層面卻可以反超了。
在商業模式的想象層面,那基本上可以碾壓矽谷的網際網路產品。
就比如uber和滴滴。
一開始的時候,滴滴是模仿uber做出來的。等滴滴成長起來之後,uber就開始全方位地去模仿滴滴了。
不過,周不器並沒有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