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國際在洛杉磯也有分公司,是周不器前幾年打造出來的一個電影生態,一共有4個網站——電影社交網站Flixster,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電影評分網站Metacritic,以及電影購票網站Fandan。
&novie頻道。
完成了對雅虎的收購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紫微星國際的這個“網際網路+電影”的產業算是有了更強大的實力。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一個更宏觀的生態下的奈飛和紫微星環球的幫助。
最近萬達又完成了對AMC院線的收購。
這就更加地相得益彰了。
周不器來到了洛杉磯,先找到了紫微星環球的高管安·薩諾夫,讓她幫忙照顧妹妹,說是想去《特效化妝大對決》的節目裡學習、參觀,並取得版權上的合作。
然後,他就把關注點放在了電影上。
不是電影本身,而是“網際網路+電影。”
隨著移動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的概念也就該興起了,紫微星國際旗下的很多電影網站也都推出了App版本。
周不器最關注的就是購票網站Fandan。
國內類似的網站,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Fandan就不同了,過去五六年裡,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基本就不知道虧錢是啥意思。這主要跟產品理念的不同有關。
國內的電影網站,基本採用的都是補貼模式。
因為國內的競爭太大了。
電影網站又沒什麼技術含量,隨便就能做起來,門檻很低……想要吸引使用者,就只能去玩補貼。
所以,國內的影迷看電影買票時,都喜歡去線上買票。
因為線上網站有補貼,費用可以更低。
Fandan就不太一樣了。
經營理念早就轉變了,以盈利為目的,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地賺錢。除了網站上的廣告收入之外,還有一筆大頭的收入就是購票的佣金。
也就是說,影迷在Fandan上購票,除了要按照原價買電影票,還要向網站支付一筆佣金。
有了佣金,Fandan就可以賺錢了。
可這也就意味著,影迷們在購票的時候,很少會選擇線上購票,更多時候還是會去線下購票。線下購票既是上百年的傳統,價格也會比線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