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白先勇是不是得了什麼高人指點,透過全球巡演的策略來獲得了整個崑曲界的支援,這才讓他有了改寫《牡丹亭》為《青春版牡丹亭》的機會。
否則以他一個外人,可能還真無法推動。
白先勇道:“崑曲想要活下去,靠演員不行,靠劇本不行,我也只是一個愛好者,我又能改變什麼?這個戲種想要長遠地發展下去,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向京劇靠攏,由國家的力量來延續行業。現在的崑曲,拿到的扶持力度還是太小了。”
周不器恍然大悟,“高!”
“這也是別人告訴我的……”白先勇笑了笑,“在過去的認識裡,只有京劇能代表這個國家的戲劇形象,在國外最有知名度。”
周不器道:“這是梅先生的貢獻。”
白先勇道:“是啊,梅蘭芳讓全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中國戲劇。不過,這裡其實一直有一個認識誤區,梅先生可不是京劇大師。”
“啊?”
周不器微微一怔。
白先勇連忙換了說法,“我的意思,梅先生不僅僅是京劇大師,他其實是京昆表演大師,他擅長京劇,同樣擅長崑劇!”
周不器鬆了口氣。
白先勇接著說:“古代的時候,可沒什麼京劇世家,即便在滿族人當政的清朝,也還是以崑劇為戲劇的主流。戲劇世家傳承的都是崑劇,也只有崑劇才最值得傳承,這其中就包括梅家。”
周不器問:“梅先生從小訓練的也是崑曲?”
白先勇道:“當然,梅家本來就是崑劇世家。他後來把京劇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其實也是他從崑劇中借鑑了大量的表演元素。他一輩子的表演不僅在京劇舞臺上大放光彩,在崑劇舞臺上同樣驚豔絕倫。不過,崑劇的門檻太高。”
周不器點了點頭,非常理解,“門檻高,就意味著普及度低。”
白先勇很感慨地說:“是啊,普及度低,京劇之所以能在民國時期迅速地火遍大江南北,在我看來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京劇的語言是國語……就是你們說的普通話,更容易被大眾聽懂。”
“第二呢?”
“梅先生的全球巡演。”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就是根源了。
白先勇道:“當年的時局混亂,日寇侵華,國破山河在。民眾迫切地需要一種精神食糧,來提振民族的信心。在當年那個外寇入侵的年代,不僅國破家亡,甚至文化界都產生了動搖,很多人還建議要取消漢字去使用拉丁字母。這就太打擊民族自信心了。梅先生在海外萬人空巷、引爆了整個西方世界的藝術表演,就大大地起到了這個作用。我父親當年就說過,梅先生的一齣戲,勝過千軍萬馬。”
周不器肅然起敬,“是啊,說梅先生是民族英雄都不為過。”
白先勇嘆息著說:“當年梅先生的海外巡演,大大地提振了民族信心,更是帶動了全民的京劇熱。這才有了後來京劇的國粹屬性,以及京劇在海外的知名度。這其實是當年梅先生做的選擇。他是京昆大師,海外巡演的時候,他可以表演京劇,也可以表演崑劇。不過,崑劇的門檻太高了。他當然擔心外國人不理解中華文化,理解不來崑劇的表演形式,所以海外巡演是以京劇為主。畢竟京劇表演有亮相的動作,入門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