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226章 我接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26章 我接了! (1 / 3)

周不器問:“全球巡演的意義是什麼?”

白先勇直言不諱,“討好老外。”

周不器失笑道:“就這樣?”

“我相信以崑曲的藝術魅力,足以感動到每一個熱愛表演藝術的人。”白先勇就嘆了口氣,“大約90年前,傳字輩滿員,動盪的時局中堅持演出,挽救、繼承了即將消亡的崑曲藝術。新世紀後,崑曲又進入了新一輪的衰落,這是我編劇改寫《青春版牡丹亭》的動機。”

周不器道:“我是不懂戲劇藝術了,但以我淺薄的理解,崑曲不是京劇。京劇可以靠著幾個演員就引領一個時代,崑曲卻不行。崑曲靠的是作品。”

這其實是一句比較恭維的話,白先勇笑了笑,然後就喟然道:“一開始我要改版《牡丹亭》的時候,受到了崑曲界的反對,可是很快所有人就支援起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吸引力,就是全球巡演。”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的確是最大的現狀。

不能用簡單意義上的“討好老外”來理解,這是一個合法性的理解。其實是這麼多年下來形成的一套民智上的常識,外國人都認為好的東西,才是真的好。

業內行話,就是“出口轉內銷”。

不僅是產品層面,也包括輿論層面。

外國很亂很危險,國內最好最安全,老百姓最好都別出去,可是怎麼讓人相信呢?

要利用外媒去報道。

要是外媒報道美國飢餓貧困、槍殺不斷,美國街頭都是流浪漢,這就很有信服力了,大家就都相信了。

尤其是很多搞民眾情緒題材的自媒體。

引用外媒的報道,就有著“論點”、“論據”的作用,利用大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去獲得他們的信任。

可是,很多時候外媒上缺乏相關的報道,或者報道令人不滿意怎麼辦?

那就更簡單了。

歐美那些國家又沒有什麼出版審查,任何人都可以去那邊申請一份報刊、雜誌、網站、電視臺什麼的,然後把自己寫的東西掛上去,就是外媒報道了。

再用國內的媒體轉載回來。

就完成了出口轉內銷。

公信力就出來了。

這一套不僅是對底層民眾有效。

想當體制內科學家你得在國外的期刊上發表論文,想當體制內的歌唱家得去國外的音樂大廳裡受邀表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