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興趣不大。
這種事情,怎麼說?
白崇禧當年提攜了很多家裡的親戚,可這些人都因為他的提攜,後來過得都很慘。
東北的白家這支還好,跟周家交好了關係,還做起了一定規模的生意。更多的親戚,白先勇甚至想都不願去想。
他父親那一輩身處一個混亂的時代裡,很多事情就隱藏在歷史的塵埃裡好了。
白先勇年紀大了,他就是一個寫書的,為了推廣崑曲,已經快散盡家財了,實在沒什麼更大的能力了。
周不器也看出來他的窘境。
對方是個文人。
所以周不器就很知趣,很主動地談起了錢,“白先生,您為了推廣《青春版牡丹亭》,花了不少錢吧?”
白先勇點了點頭,苦笑著說:“嗯,《青春版牡丹亭》從03年開始運作,04年第一次公演,到現在已經過去九年了,總共花進去了2億臺幣。”
2億臺幣,就是4000萬華夏幣了。
其實也沒有多少。
但白先勇是個作家,作品在大陸地區的銷量不高,就賺不到什麼大錢,能籌到這些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周不器感同身受地說:“嗯,那是挺多了。”
白先勇嘆氣道:“經費是我最頭疼的難題,為了做這件事,我把身邊的富豪朋友都快找遍了……以後要怎麼辦,我都茫然了,甚至我們團隊已經有人說要放棄全球巡演的計劃了。”
別看《青春版牡丹亭》在劇場裡這麼火爆,讓老外們如痴如醉。
可賺錢能力實在太差了!
一個劇場才2000個座位,一晚上的總票房連20萬美元都不到。
這些錢拿出40%給崑劇團,也就是區區8萬美元。
這點錢,別說這將近100人的劇團的住宿、餐飲、交通、生活服務等方面的開銷了,連機票錢都不夠。
這種外國巡演,需要往裡大筆地補貼錢進去。
國家財政給的錢根本不夠看,崑劇院也窮得叮噹響,所有的經費就都要靠著白先勇來籌措了,靠他一個文人來搞這麼大一件事,的確有點為難他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樣的文人志向才更讓人尊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