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現在絕對是國內最賺錢的網際網路公司了。
過去這一年,百度的收入大約是140億元。企鵝因為有遊戲業務,收入大約是百度的兩倍,280億元左右。
相比之下,阿里就差一些了。
紫微星是最多的,去年的總收入超過320億元。因為研發投入比企鵝公司高很多,所以兩家公司的淨利潤應該差不多,應該都在100億元左右。
不過,去年12月份啟動了新一輪的基於金幣錢包系統的「百億補貼」計劃,直接把一年的利潤都給統計進去了。
現在的紫微星已經要著手為明年的上市做準備了。
這是一定的,根據周不器的預計,明年紫微星赴美上市,市值很有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一輪IPO的融資,至少也能融來150億美元。
這種超級IPO大案,風險很大。
要給市場足夠多的信心,才能讓資本機構能夠放心大膽地吃進紫微星的股票,從而順利地推動紫微星的上市。
去年3月份暢遊上市,融資26.5億美元,就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險些擱淺。最後時刻是周不器自掏腰包出了8億美元接盤,才讓順利地推進了暢遊的IPO。
紫微星的IPO規模太大了,一旦出現了意外,周不器也拿不出那麼多現金接盤,那就麻煩了,得提前準備。
所以現在這個階段,紫微星就不適宜去投資鏈家。
鏈家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尤其等幾年後上線了貝殼找房,那就是一方巨頭了,市值甚至比萬科都高。
不過,那都是很多年以後了。
這是個重資產專案,見效比較慢。
這就比較不妥了。
為了紫微星明年的IPO能夠順利進行,紫微星現在的投資,最好選擇一些見效快的,能夠被資本市場理解的。
這樣一來,明年資本機構就會踴躍地購買紫微星的股票。
投資鏈家,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懂。
網際網路搞重資產生意,很容易被資本市場看衰。
這就是上市公司所要面臨的一個很嚴重的弊病。
看準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方向,但是沒人理解,尤其資本市場不理解,做起來的時候就會遭受到很大的資本層面的風險。
就比如搜狐,老張要是帶領搜狐轉型去做晶片……就算他知道晶片的方向未來很有發展前景,也沒用。
一旦這麼搞了,搜狐的股價必定崩盤。
一個搞門戶網的公司,還想去搞晶片?
搞詐騙還差不多!
這種完全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戰略,一旦公佈就會天崩地裂,就會被資本市場認為老張企圖透過這種高科技研發的專案,來把公司賬上的資金向外轉移。
這種事可太多了。
比比皆是。
反正高科技研發,失敗的機率是99%。把「研發經費」轉移出去了,研發專案不出意外地失敗了。公司賬上的錢沒了,跑到誰的腰包裡了,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