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其實有點讓周不器出乎意料。
是關於租房市場。
去年的時候,周不器就關注過這個市場,不過形勢比較複雜,他就給擱置了,打算以後再找機會。
沒想到,這些小秘書很上心,竟然還在持續地跟進。
終於,給出來了一個令人驚訝的選擇——鏈家。
之所以在茫茫的租房平臺裡選擇鏈家,除了這家公司實力很強、發展很快、口碑很好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小秘書深入地學習、貫徹了周大老闆的平臺型經濟的指導思想。
做平臺,一定要“自營+第三方”。
自營,可以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影響力,小而精;第三方,可以擴大公司規模,提高整體的營收,大而全。
有個別的幾家公司,上來就靠著面向第三方的服務取得了成功,比如天涯,比如淘寶,比如萬達商場。
像天涯這種小專案,做起來還算容易。
要是像淘寶、萬達廣場這種面向全國的超級大專案,還靠著“第三方”的支援來發展起來,這就一定得有天才般的產品設計和極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創新才行。
這種情況太少了。
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以自營起步,先靠著自營把平臺給搭建起來。等發展起來了之後,再引入第三方加入到平臺裡擴大規模。
比如噹噹、亞馬遜、京東。
包括搜狐、新浪、網易這三大門戶,網站上的新聞都是網站自家的編輯和記者寫出來的內容,然後掛在網路上,都是自營模式。
又比如肯德基。
一開始也是自己開一批自營店,把經營模式、服務流程、供應鏈體系都搭建起來,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之後,才對第三方開放。別人就可以花錢去申請加盟肯德基,開一家肯德基店了,規模效應就出現了。
甚至QQ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幾個創始人來充當“自營使用者”,他們要偽裝成女孩子,去跟其他的使用者聊天,以便為產品吸引更多的人。
尤其涉及重資產的生意的時候,自營就更為重要了。
租房行業,顯然是一個重資產行業。
可是,現在網路上的那些租房網站,都是輕資產模式,就是搞出來了一個平臺式的網站,然後去打廣告,吸引房主和房產中介們把房源掛在平臺上,面向有租房需求的使用者。
網站從中收取佣金。
這種模式運營起來是簡單了,可隨後面臨的問題就太多了。很多網站為了吸引使用者,就會進行造假,在平臺搞出了一大堆的假房源,營造出一副資源多多的假象。
當下租房市場的混亂,不是某一個方面造成的,跟那些租房網站的亂象也密切相關。
這些破公司,周不器一個都看不上。
秘書室的這些沒什麼工作經驗的女孩子們,可能對一些商業判斷和市場分析做不到位,但有一點好處,就是聽話。
既然不懂,那就不要胡思亂想瞎琢磨,跟著懂的人幹,聽他吩咐就行了。
她們對周大老闆無條件的相信。
不是自營嗎?
然後,她們就真的找到了這麼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