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反應過來,想脫身已經不可能了,只能接受現實、預設現狀了。
周峰對此已經有了一個全盤的設計,從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上的一整套思路,“我有一個判斷,雲原生資料庫才是資料庫的未來,現在市場中那些熱門的資料庫,市場份額一定會越來越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操作的便利性。”
“便利性?”
周不器本來還心情愉悅,在打電話之餘,還能逗逗身邊的孫莞然,一會兒親下臉蛋,一會兒咬下耳朵。
可話題一下從商業轉到技術領域了,就有些頭疼了,哪還敢分心?
周峰緩緩地道:“現在市面上的那些資料庫,操作都太複雜了。不僅是操作複雜,安裝、維護,甚至備份、恢復,技術含量都很高,都需要由專門的資料庫人才來做。”
周不器道:“嗯,下午開會的時候,王建博士說了。國內的資料庫人才,大部分都是這種,都是應用型人才,安裝個資料庫收費有幾十萬,恢復資料可能要幾百萬。”
周峰對大老闆還是比較欽佩的,笑著說:“你記性真好,還真是這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現在的資料庫設計得都太複雜了,尤其以甲骨文資料庫為代表。我甚至懷疑,甲骨文公司是不是故意要把產品設計得這麼複雜。門檻高了,才能讓那些外行公司不能自己搞,甚至要去使用甲骨文的外包服務。”
想要運營一個甲骨文資料庫,一般人還真是做不到。
就算是資料庫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也只能在甲骨文資料庫上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操作,很多業務都需要由資深的資料庫工程師來完成。
這就變成了一個門檻。
很多公司都卡在了這裡。
恰好,甲骨文公司也有自家的外包服務。
哪家公司想用甲骨文資料庫,還不會用,怎麼辦?簡單啊,跟甲骨文達成戰略合作,由甲骨文公司全權接手,甲骨文不僅會出售資料庫,還會專門提供一個外包團隊過去,幫他們運營。
這就形成了一個甲骨文公司內部的關聯性極高的生態業務。
就像前段時間蘇寧易購跟IBM的合作,其實就是這個邏輯。
蘇寧易購不僅要從IBM那裡買硬體、買軟體、買系統,這些產品蘇寧都不會用啊……所以還要從IBM那裡買來一支外包技術團隊,幫他們做。
這錢就嘩嘩地來了。
賺錢比搶錢還快。
周不器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分析,一時間覺得非常有道理,“嗯,還真有可能!把甲骨文資料庫打造成剛需的產品,並且製造產品的使用門檻,讓大部分的非IT行業的公司只能去購買外包服務。”
周峰道:“對,這也是我前段時間跟庫裡安交流,得到的答案。否則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甲骨文的技術水平那麼高,為什麼要設計的那麼複雜,那麼不友好?現在的產品發展潮流,都一定是越來越大眾化、傻瓜化,使用門檻越來越低才對。可是像甲骨文、思科、IBM這些傳統的IT巨頭的產品,有些時候就很不可思議,似乎在故意地往復雜了去設計。包括微軟也是。微軟正式推出雲服務的時間比亞馬遜雲和紫微雲還早。可是微軟的產品門檻太高,亞馬遜雲和紫微雲卻簡單易操作,加上方向選擇正確,才齊頭並進地起飛了。”
周不器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說,資料庫領域也是一樣?雲原生資料庫,要朝著傻瓜式操作的方向去設計開發,抓住行業的需求點,從而跟那些市場中主流的資料庫去競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