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坦言道:“也不是有完全的把握,但我相信99%的平臺專案都要按照這個思路來走。反正這是我的投資理念,凡是平臺經濟的創業專案,如果只做渠道,那就必死無疑。如果有著‘渠道+內容’的戰略組合,這才是正確的方向。紫微星在參與愛彼迎的B輪融資。之所以A輪沒參與,就是因為A輪的時候,愛彼迎還是純平臺的渠道模式,還沒有自營屬性。”
孫正義搖搖頭,“也不能全這麼看,淘寶難道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具創新性最優質的電商平臺?這難道不是最純正的渠道平臺?”
淘寶早期是模仿易貝在做的。
可是,一味地模仿只能一直仰望,不可能做到反超。
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這麼強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模仿之後的創新。模仿是模仿,可隨後的創新,卻可以讓跟風的模仿品迅速地打敗原版。
淘寶早就後來居上超過易貝了,而且跟世界上任何一家電商平臺都不一樣,在運營模式上走在創新領域的最前沿。
周不器道:“淘寶是特例,是因為我們國家對假冒偽劣商品監管的放鬆。”
“這都是客觀因素。”
“當然,這是客觀因素,所以淘寶的模式一定會發生改變。嗯……準確地說,應該是阿里在C端的電商業務,一定會有更多的產品出現,來彌補淘寶這種渠道平臺的弊端。就像淘寶商城,以及以後可能會出來的更多產品,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自營屬性出現。”
這是先知先覺。
對周不器來說,做出這樣的判斷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先知先覺,這已經是他在這麼多年從事網際網路所總結出來的經驗了。
就像劉強棟總結的那樣:“阿里一定會越來越像京東,這是一定的!”
因為這就是平臺經濟的大邏輯。
純粹的渠道平臺,存在著巨大的戰略風險,不可靠、不穩定。一個強大的平臺或者是平臺的生態組合,就一定需要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自營“內容”。
京東上的自營店,亞馬遜上的自營店,奈飛的自制劇,愛彼迎收購來的自家房源,今日頭條要爭取大學生來發布原創文章……
其實都是存在於不同的平臺專案中的相同選擇,平臺的渠道離不開“自營內容”。
別看淘寶現在靠著純渠道平臺的模式過得很好,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淘寶的現行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阿里必然就會推出更多的產品,比如天貓、天貓自營店、盒馬等新的帶有自營屬性的產品來彌補淘寶模式的缺陷。
在這個方面,劉強棟顯然對電商行業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周不器這邊就更厲害了。
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著眼的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
孫正義並不算是網際網路人,他投資的領域太多了,他顯然沒有周大老闆這麼果斷又銳利的行業認識,擺了擺手,笑著說:“共享經濟的概念還是太前沿了,軟銀這邊不會急著進場,可以再等等看。”
“嗯,的確風險太大。”
“對了,我聽說你訂購的遊艇已經下水了?”
“怎麼?”
周不器神色警惕。